肾炎会变尿毒症吗
部分类型肾炎若未有效控制会变尿毒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缓慢进展、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迅速可致尿毒症;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控制不佳也会发展为尿毒症,影响因素有治疗情况(早期干预、依从性)、基础因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通过早期发现等措施可降低肾炎变尿毒症风险。
一、不同类型肾炎与尿毒症的关系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它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在疾病的发展中,肾小球逐渐发生硬化、纤维化,肾脏的滤过功能会不断下降。随着病情的迁延,肾脏功能会逐步恶化,最终可能进展到尿毒症阶段。从临床研究来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若蛋白尿持续较多、血压控制不佳等,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一般来说,在起病后的数年到数十年间,部分患者会逐渐发展至尿毒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等,患者在短期内就可能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很快进入尿毒症阶段,多数患者在数周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发展到需要透析等替代治疗的尿毒症状态。
2.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长期不佳,会逐渐出现肾脏病变。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血压等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为尿毒症的比例较高。一般在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就可能逐渐出现肾脏损害相关表现,若不进行规范的血糖、血压等管理,最终会进展到尿毒症。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如果患者的病情处于活动期且未得到有效控制,肾脏病变会不断进展。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尤其是那些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等情况的患者。
二、影响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因素
1.治疗情况
早期干预:如果肾炎能够在早期被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轻度病例,通过使用ACEI/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减少蛋白尿、控制血压等,很多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延缓向尿毒症进展的进程。研究显示,早期规范治疗的肾炎患者,其进展到尿毒症的概率明显低于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治疗依从性:患者是否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也非常关键。例如一些患者不能坚持按时服用降压药、减少蛋白尿的药物等,导致血压持续偏高、蛋白尿持续存在,这样会加速肾脏病变的进展,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2.基础因素
年龄:儿童患肾炎时,部分类型的肾炎预后相对较好,但如果是一些特殊类型的儿童肾炎且病情较重,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发展为尿毒症。而老年人患肾炎时,由于肾脏本身的储备功能下降等因素,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性别: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直接决定肾炎是否发展为尿毒症的关键因素,但在一些继发性肾炎中,如狼疮性肾炎好发于女性,女性患者如果患狼疮性肾炎且病情控制不佳,相对更容易出现肾脏功能的进行性恶化。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肾炎的预后。例如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速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展;吸烟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不利于肾炎病情的控制;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肾炎病情复发或加重,进而促进向尿毒症发展。
病史: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与肾炎相互影响,加重肾脏的损害。例如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肾炎时,高血压会进一步损伤肾小球血管,加速肾炎的恶化进程,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总之,肾炎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但通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多种措施,可以降低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