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肾病综合征这个病严重吗
患了肾病综合征是否严重需综合病理类型、肾功能情况、并发症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初期可能仅表现大量蛋白尿等,及时规范治疗多数可较好控制,进展阶段若出现并发症病情相对严重,大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缓解但部分易复发,患者确诊后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肾内科就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中遵医嘱定期复查,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需加强护理等。
一、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多数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而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相对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病情可能迁延不愈,相对严重程度较高。儿童患者中微小病变型肾病较为常见,若能及时有效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成人膜性肾病发病后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部分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等情况。
肾功能情况:发病时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对病情起始时不那么严重,但如果在病程中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如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则病情趋向严重。对于有基础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受损往往更容易加重,病情相对更复杂严重。例如,一位同时患有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高血糖会进一步损伤肾脏血管等结构,导致肾病综合征病情加重,肾功能恶化速度可能更快。
并发症情况: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等。严重感染可危及生命,如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等;血栓栓塞中肾静脉血栓较为常见,可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加重肾脏损伤;急性肾损伤可使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恢复相对困难,所以病情相对更需重视。比如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由于其肺功能等各方面机能相对较弱,感染控制难度大,病情可能迅速加重。
二、不同阶段的病情表现及严重程度变化
初期阶段: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多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水肿)等。此时如果能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较好控制,相对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如果患者忽视病情,未及时就医,病情可能迅速进展。对于儿童患者,初期发现大量蛋白尿等情况,及时采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多数预后较好;但如果是成人发病初期未重视,可能很快出现严重水肿难以消退,甚至出现血栓等并发症。
进展阶段: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并发症,如出现反复感染,患者会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此时病情相对严重,需要积极控制感染以及肾病综合征本身的病情。若出现血栓栓塞,如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会有相应部位的肿胀、疼痛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需及时处理血栓相关问题,否则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对于年轻患者,若在进展阶段能积极配合治疗,控制并发症,病情仍有机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于老年患者,进展阶段出现并发症后,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恢复能力差,病情严重程度更高。
三、整体预后及应对建议
总体预后情况: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得到病情缓解,但部分患者容易复发。比如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有一定复发率,但经过再次规范治疗多数仍可缓解;而一些病理类型较差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对于儿童患者,微小病变型肾病预后相对较好,多数可完全治愈;但成人膜性肾病部分患者会缓慢进展为肾衰竭。
应对建议:患者一旦确诊肾病综合征,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肾内科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病理类型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项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要加强护理,保证营养摄入;老年患者要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定期监测各项指标,注意药物使用对机体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