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怎样避孕
避孕方法包括屏障避孕法(含男用和女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通过局部异物反应等避孕,有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口服避孕药(分短效和长效,有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紧急避孕(72小时内采取,有适用情况、药物及注意事项)、自然避孕法(含基础体温法和宫颈黏液观察法,准确性有限)。
一、屏障避孕法
1.避孕套
男性使用:正确使用避孕套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它不仅可以避孕,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使用时需在阴茎勃起后、性交前将避孕套套在阴茎上,射精后应在阴茎未完全疲软时握住避孕套底部一并抽出,避免精液泄漏。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男性,选择合适尺寸的避孕套很重要,一般有不同规格可供选择,以确保贴合度和使用舒适度。对于有包皮过长等情况的男性,使用避孕套可减少局部刺激和感染风险。
女性使用:女用避孕套是由聚氨酯或乳胶制成的宽松袋状避孕套,一端为封闭的圆顶,另一端为开口的环。使用时将开口端的环置于女性阴道内,封闭端的圆顶在阴道内,可在性交前放置,能同时防止男性精液进入女性体内和预防性传播疾病,适用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尤其适合那些担心男性使用避孕套影响性体验的女性,但放置时需注意正确操作,避免位置不当导致避孕失败。
二、宫内节育器
1.原理及类型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通过局部组织对异物的反应而影响受精卵着床。常见的类型有含铜宫内节育器和含激素宫内节育器等。含铜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铜离子发挥避孕作用,含激素宫内节育器则是缓慢释放孕激素,改变宫颈黏液性状,抑制子宫内膜生长等达到避孕效果。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适合已生育且短期无再生育计划的女性。但对于有严重子宫畸形、急性盆腔炎、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等情况的女性不适合放置。放置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短期内避免性生活,并且要定期复查,观察宫内节育器的位置等情况。不同年龄的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相对恢复较快,但也需遵循上述基本注意事项,而围绝经期女性放置后要关注绝经时间及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时机等。
三、口服避孕药
1.原理及分类
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等来达到避孕目的。分为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等。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需要规律服用,一般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然后停药7天,接着服用下一盒;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由于激素含量高,副作用相对较多,现已较少使用。
2.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
适合健康的育龄女性,但有严重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等情况的女性不适合服用。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年轻女性服用时需注意按照正确方法规律服用,避免漏服导致避孕失败,而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需谨慎选择。
四、紧急避孕
1.适用情况及药物
在无防护性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72小时内可采取紧急避孕措施。紧急避孕药主要有左炔诺孕酮等。左炔诺孕酮应在性生活后尽快服用,越早服用避孕效果越好。
2.注意事项
紧急避孕仅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不能常规使用。它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等副作用,不同年龄女性对紧急避孕药的反应可能不同,年轻女性相对可能恢复较快,但频繁使用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有性生活的女性应了解紧急避孕的局限性,尽量选择常规有效的避孕方法。
五、自然避孕法
1.基础体温法
通过测量基础体温来判断排卵日期。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会升高0.3-0.5℃,根据基础体温的变化来推测排卵期和安全期。但这种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睡眠不足、患病等,准确性相对较低,适合生活规律、能够坚持测量基础体温的女性,但不能作为唯一的避孕方法。
2.宫颈黏液观察法
女性宫颈黏液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变化,排卵前宫颈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长,排卵后变得黏稠、浑浊。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来判断排卵期和安全期,但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经验,而且受个体差异影响,准确性也有限,可作为自然避孕法的一种辅助方法,适用于有一定知识储备且能准确观察宫颈黏液变化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