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肾盂肾炎病情较轻者部分可门诊治疗但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病情较重时需住院;慢性肾盂肾炎稳定期一般无需住院但急性发作且病情重时需住院,也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急性肾盂肾炎
1.病情较轻者:部分症状较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如体温不是很高(一般体温<38.5℃)、症状相对局限,没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且能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考虑门诊治疗。例如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肾功能正常,没有复杂的情况(如没有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极度低下、没有尿路复杂情况如尿路结石等),可以在医生密切观察下,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但需要密切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年龄因素:儿童急性肾盂肾炎相对成人更需谨慎评估,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一般建议更积极评估是否需要住院,因为儿童对感染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出现病情进展。比如婴幼儿患急性肾盂肾炎时,由于其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可能需要更严格观察,部分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更好监测病情。
性别因素:一般性别本身不是决定是否住院的关键因素,但女性急性肾盂肾炎相对常见,女性在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时,若同时合并有复杂情况,如合并妊娠等特殊情况,妊娠期间发生肾盂肾炎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因为妊娠期间的特殊生理状态,感染可能对胎儿和母亲都有较大影响,住院可以更好监测母婴情况及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生活方式因素:对于生活方式健康、没有基础疾病且能很好配合门诊治疗随访的患者,在病情较轻时可考虑门诊治疗,但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合并大量饮酒、作息极度不规律等,可能会影响身体恢复,增加病情加重风险,此时可能更倾向于住院治疗来更好管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并进行治疗。
病史因素:若患者既往有严重肾脏疾病病史、反复肾盂肾炎病史等,发生此次急性肾盂肾炎时往往需要住院治疗,以便更好监测肾脏功能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为既往病史提示其肾脏等相关情况可能更复杂,住院能更全面评估和处理。
2.病情较重者: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一是体温很高,持续高热(体温≥38.5℃)且口服退热药物效果不佳,伴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乏力、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一般状态。二是存在复杂尿路情况,如合并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等导致尿液引流不畅,这种情况下感染不易控制,需要住院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尿路相关检查及治疗。三是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合并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此时感染容易扩散加重,需要住院综合治疗,既要控制肾盂肾炎感染,又要调整血糖等基础疾病情况。四是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经过一定时间门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如仍有高热、腰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要住院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等更积极的治疗。
二、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往往是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如果慢性肾盂肾炎处于稳定期,没有急性发作表现,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但需要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而当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处理原则类似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的情况,若发作时病情较重,如出现较严重的全身症状、肾功能短期内恶化等情况则需要住院治疗,以便更好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等。
年龄因素:老年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感染的耐受能力更差,且容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所以当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更倾向于住院治疗,以便更密切监测其各脏器功能及感染情况等。
性别因素:对于女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若在慢性期急性发作,同样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是否住院,若合并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合并妇科相关感染等可能需要住院综合处理,男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发作时也需按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住院。
生活方式因素: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无论男女,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继续大量吸烟、酗酒、不注意休息等,会影响病情控制,所以在急性发作需要住院治疗时,可在住院期间更好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而稳定期也需提醒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以减少复发。
病史因素: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既往有多次急性发作病史、已经出现明显肾脏结构改变(如肾脏萎缩等)、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慢性疾病病史等,在急性发作时更需要住院治疗,以便全面评估病情,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来保护肾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