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伤作为严重颅脑损伤,部分患者会因多种因素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且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后遗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中重度患者发生率约20%-30%)、运动功能障碍(如偏瘫、共济失调)、语言功能障碍(如表达性和感觉性失语)、精神与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人格改变,发生率约30%-40%)、癫痫发作(发生率约5%-15%)。儿童脑挫伤恢复能力强但后遗症影响发育,家长要关注其变化并依年龄特点康复,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恢复慢且基础病多,家属要协助护理、适度锻炼并控制基础病;生活方式不良人群应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以促进恢复;有脑部相关病史人群更易有严重后遗症,治疗与康复要综合评估、谨慎处理。
一、脑挫伤可能存在后遗症
脑挫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常由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部分患者在脑挫伤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的发生与脑挫伤的严重程度、损伤部位、治疗时机及康复情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1.认知功能障碍:脑挫伤可能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受损,影响认知功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记住,比如刚放下的东西就忘记放在哪里;注意力不集中,在工作、学习或日常活动中容易被外界干扰,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执行功能下降,在完成复杂任务时,如规划一次旅行或安排工作流程,会出现困难。研究表明,约20%-30%的中重度脑挫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2.运动功能障碍:如果脑挫伤影响到运动中枢或传导通路,可导致肢体运动障碍。常见的有偏瘫,即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如行走、穿衣、洗漱等;也可能出现共济失调,患者在站立、行走时会表现出平衡失调,动作协调性差,容易摔倒。
3.语言功能障碍:当脑挫伤损伤到与语言相关的脑区,如布洛卡区、韦尼克区等,可引发语言功能障碍。包括表达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话语,但自己无法准确表达想法,说话时可能出现词汇缺乏、言语不连贯等情况;感觉性失语,患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自己讲话也往往语无伦次,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4.精神与心理障碍:脑挫伤患者常伴有精神与心理方面的后遗症。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自身病情过度担忧,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人格改变,性格变得暴躁、冲动,与受伤前判若两人,给家庭和社会关系带来不良影响。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脑挫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
5.癫痫发作:脑挫伤后,脑组织受损部位形成瘢痕组织,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即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随后出现阵挛性抽搐;也可能是部分性发作,如局部肢体的抽搐或感觉异常等。脑挫伤后癫痫的发生率约为5%-15%。
二、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脑挫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因其大脑尚处于发育阶段,后遗症对其生长发育可能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学习能力、情绪变化等。比如原本活泼好动、学习成绩良好的孩子,脑挫伤后可能出现学习困难、性格孤僻等情况,此时应及时带孩子进行康复评估与治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训练方案,以提高孩子的依从性。避免让孩子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防止头部再次受伤。
2.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脑挫伤后恢复较慢,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都会增加后遗症发生的风险。家属要协助老年人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鼓励其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但要注意锻炼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严格控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因为血压、血糖的波动可能影响脑功能的恢复,加重后遗症。
3.生活方式不良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脑挫伤的恢复,增加后遗症的发生几率。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脑部血液供应;酗酒会损害神经系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大脑的自我修复。这类人群应尽快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4.有相关病史人群:若患者既往有脑部疾病史,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脑挫伤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脑挫伤的同时,要对既往病史进行综合评估与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地制定康复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