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从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钠、钾、水分及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进行饮食管理。热量依自身情况分配,蛋白质按需且分肾功能情况调整优质蛋白比例,选低GI碳水并合理分配,控制脂肪总量及比例,限制钠摄入小于3克,依肾功能调整钾摄入,据尿量调水分,保证维生素矿物质摄入,肾功能不全者需特殊调整。
一、热量摄入
1.计算依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热量需求。例如,成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若为轻体力活动,一般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25-30千卡热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则需根据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等调整热量摄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又不导致血糖过高。
2.具体安排:可将热量合理分配到三餐,一般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50%-60%,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如燕麦、糙米等,避免精制谷物快速升高血糖;脂肪占20%-30%,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蛋白质占10%-20%,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应占一定比例,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但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当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为0.6-0.8克/千克体重·天。
二、蛋白质摄入
1.优质蛋白选择:优质蛋白质生物利用率高,如鸡蛋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接近;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也是优质蛋白来源。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肾功能正常时,可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而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总量并提高优质蛋白比例,以减少肾脏负担。
2.摄入量把控: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约为0.8克/千克体重·天;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蛋白质摄入量需进一步减少,一般为0.6-0.8克/千克体重·天,且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
三、碳水化合物摄入
1.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低升糖指数(GI)的碳水化合物可使血糖平稳上升,如全麦面包的GI值相对低于白面包。患者可通过食物GI值表来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食物,避免食用高GI的精制糖、白米饭等,以利于血糖控制,进而减轻肾脏负担。
2.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将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到三餐中,避免一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一般可按1/5、2/5、2/5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午餐、晚餐。
四、脂肪摄入
1.控制脂肪总量: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要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其可升高血脂,加重肾脏血管病变风险;而不饱和脂肪酸如上述的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2.关注脂肪酸比例:要保持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一般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
五、钠摄入
1.限制钠的原因: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限制钠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一般建议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3克。因为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升高血压。
2.低钠饮食安排: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钠食物,可选择新鲜食材烹饪,使用低钠盐等。在烹饪时尽量少用盐,可通过使用醋、柠檬汁、香料等增添风味来减少盐的使用量。
六、钾摄入
1.根据肾功能调整:当患者肾功能正常时,一般对钾摄入的限制相对宽松,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高钾食物;当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钾排泄减少,需严格限制钾摄入,避免高钾血症。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避免或限制食用。
2.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根据血钾情况调整钾的摄入。如果患者出现血钾升高,应严格遵循低钾饮食原则;若血钾正常,可适当谨慎食用含钾食物。
七、水分摄入
1.根据尿量调整:若患者尿量正常,一般不需要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若患者出现少尿、水肿等情况,则需要限制水分摄入,每日进水量=前一日尿量+500毫升左右,以避免加重水肿和心脏负担。
2.特殊人群注意: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多有减退,对水分的调节能力下降,更要严格根据尿量等情况调整水分摄入;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也要根据其生长发育及尿量等情况合理安排水分摄入,避免因水分摄入不当影响病情。
八、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
1.保证维生素摄入: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保证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从橙子、草莓等水果中获取;维生素B族可从全麦制品、瘦肉等食物中摄取,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功能。
2.矿物质补充:适当补充钙、铁等矿物质,钙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可从奶制品、豆制品中获取;铁可从瘦肉、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补充,但要注意避免与影响铁吸收的物质同时摄入。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风险增加,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矿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