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表现
慢性肾盂肾炎有多样症状表现,全身有间歇性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泌尿系统有尿路刺激征、尿液异常、腰痛等;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尿蛋白定量轻度升高、可培养出致病菌,肾功能早期可无异常,随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检查异常;影像学检查超声可见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回声增强等,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等。
一、症状表现
1.全身表现: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多样且不典型,可表现为间歇性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部分患者也可无明显发热表现。这是因为肾脏的慢性炎症处于持续状态,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这与慢性炎症长期影响机体代谢、营养吸收等有关;而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全身机能衰退,全身症状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还可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后,机体代谢废物排泄障碍,营养物质利用异常,导致全身代谢紊乱,患者整体状态不佳。
2.泌尿系统表现:
尿路刺激征: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相较于急性肾盂肾炎,症状通常较轻。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能每小时排尿数次,夜间也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急是指有尿意时迫不及待需要排尿;尿痛则是排尿时尿道或耻骨上区疼痛。这是因为慢性肾盂肾炎导致泌尿系统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敏感性增高,从而出现这些刺激症状。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慢性肾盂肾炎时尿路刺激征相对更易出现;而男性患者若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可能会加重尿路刺激症状。
尿液异常:可出现蛋白尿,一般为少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g以下;镜下血尿,尿沉渣中红细胞数量增多,可见红细胞管型等;尿液浑浊,这是由于尿液中存在炎症细胞、细菌等成分,使尿液外观发生改变。尿液异常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受到慢性炎症影响,导致蛋白质等物质漏出以及红细胞等成分进入尿液。儿童患者尿液异常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环境稳定,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尿液异常与其他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腰痛:患者可出现腰部隐痛或酸痛,多为双侧腰部,也可单侧。这是因为肾脏炎症刺激肾包膜及周围组织,引起腰部疼痛。不同年龄患者腰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拒抱等;老年患者可能因同时合并腰椎疾病等,腰痛症状容易被混淆。
二、实验室检查表现
1.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多,尿沉渣中白细胞数量可超过5个/高倍视野,若有白细胞管型则更具诊断意义,因为白细胞管型提示炎症位于肾实质。这是由于肾脏实质内的炎症导致白细胞渗出并进入尿液。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盂肾炎时,尿常规中白细胞异常可能更难控制,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反复感染。
尿蛋白定量轻度升高,一般为少量蛋白尿。
尿细菌学检查,部分患者可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这对于明确感染病原体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留取标本的正确性,避免污染影响结果。
2.肾功能检查:
早期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可逐渐升高。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肌酐水平升高;尿素氮也会因排泄障碍而升高。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就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慢性肾盂肾炎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要更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儿童患者若慢性肾盂肾炎影响肾功能,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肾脏正常发育,需要早期发现并干预。
肾小管功能检查可出现异常,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尿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氨基酸尿、磷酸盐尿等。这是因为慢性肾盂肾炎主要累及肾小管间质,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
三、影像学检查表现
1.超声检查:
可见肾脏体积缩小,双侧肾脏大小可不对称,患侧肾脏体积缩小更明显。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肾脏间质纤维化,肾脏结构破坏,体积逐渐缩小。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发育情况,若慢性肾盂肾炎影响肾脏发育,可能会发现肾脏形态、大小异常;老年患者肾脏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慢性肾盂肾炎导致的肾脏体积缩小可能与生理性萎缩相混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肾脏皮质回声增强,结构紊乱,可出现肾盂肾盏变形等表现。这是因为肾脏实质内的炎症、纤维化等改变在超声下表现为回声异常和结构紊乱。
2.静脉肾盂造影:
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表面凹凸不平,晚期可出现双肾大小不等。这些表现是慢性肾盂肾炎导致肾脏瘢痕形成、结构重塑的影像学特征。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静脉肾盂造影可能会更清晰显示肾脏结构的异常,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等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儿童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要谨慎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