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热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体内湿热有诸多常见症状,皮肤方面可表现为面色油光、出现湿疹样病变;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腹胀、大便黏腻不爽等;泌尿系统会有尿频尿急、尿黄赤;全身症状有身体困倦、部分人出现低热。

一、皮肤方面

面色表现:湿热内蕴时,面部可能出现油光满面的情况,这是因为湿热影响了人体的津液代谢,导致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从科学角度看,湿热之邪循经上扰头面,会使面部油脂分泌异常增多,就像《中医内科学》中所记载的相关病理机制。对于儿童来说,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更容易出现面部油光,因为儿童脾胃功能相对稚嫩,更易受湿热之邪影响;而成年女性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且饮食偏好辛辣油腻,也较易出现此类皮肤表现。

湿疹等皮肤病变:身体可能会出现湿疹样改变,皮肤瘙痒明显且伴有渗出倾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浸淫肌肤,导致肌肤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调。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湿热环境下皮肤的屏障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出现瘙痒、渗出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因湿热出现湿疹等问题,且临床观察发现,有湿疹的儿童往往存在饮食不当或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成年人若长期处于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且饮食不节的状态下,也易受湿热侵扰出现皮肤湿疹表现。

二、消化系统方面

食欲变化: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患者感觉没有饥饿感。这是因为湿热蕴结中焦,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升降失常,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弱。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当湿热困阻脾胃时,仓廪之官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脾胃功能逐渐衰退,若再受湿热之邪影响,食欲减退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年轻人群若长期暴饮暴食、嗜食辛辣刺激食物,也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出现食欲不佳的状况。

腹胀:腹部胀满不适,多是由于湿热阻滞气机,使脾胃的气机升降受阻,导致胃肠之气壅滞。科学研究发现,湿热环境下胃肠蠕动可能会减慢,从而引起腹胀。在不同性别中,女性若长期情志不舒且饮食不节,更容易出现肝郁脾虚进而生湿化热,导致腹胀;男性若长期酗酒、饮食肥甘,也易损伤脾胃,出现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对于儿童而言,若喂养不当,过度进食高热量、高糖分食物,也会影响脾胃运化,出现腹胀情况。

大便异常:大便黏腻不爽,排便感觉不尽,这是因为湿热下注大肠,影响了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大便中的水分不能正常吸收,使得大便黏腻。同时,可能还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从中医理论讲,湿热之邪影响大肠的分清泌浊功能,就会出现此类大便改变。在特殊人群中,孕妇由于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及生理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肠道湿热,导致大便黏腻等问题;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若受湿热之邪影响,大便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加重,且恢复需要更长时间来调理脾胃功能。

三、泌尿系统方面

尿频、尿急:湿热之邪侵袭膀胱,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导致膀胱开合失司,从而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现代医学中,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也常表现出类似症状,而从中医角度看,多与体内湿热下注膀胱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若不注意卫生等情况,更易因湿热之邪引发泌尿系统不适,出现尿频、尿急;成年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而直,比男性更易发生泌尿系统的湿热病症,出现尿频、尿急等表现;老年人若有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再受湿热之邪影响,尿频、尿急等症状可能会加重。

尿黄赤:尿液颜色发黄且浑浊,这是因为湿热之邪影响了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使尿液中湿热之邪的成分增多。从中医的津液代谢角度来看,湿热之邪会导致津液被湿热熏蒸,从而使尿液颜色改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水过少的人群,尿液更容易浓缩,若同时有湿热内蕴,尿黄赤的情况会更为明显;对于运动员等大量出汗人群,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也易出现尿黄赤,因为汗液丢失过多,体内湿热相对更易积聚,影响尿液颜色。

四、全身症状方面

身体困倦:感觉身体沉重、乏力,提不起精神。这是由于湿热阻滞气机,阻碍了气血的运行,导致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所以会出现身体困倦的感觉。就像《诸病源候论》中提到的“湿病者,体节疼重,肢节懈怠”,体现了湿热导致身体困倦的病理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若玩耍过度且饮食不节,容易出现身体困倦,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活动;成年人若长期处于久坐不动且潮湿闷热的工作环境中,也易受湿热之邪影响,出现身体困倦的情况;老年人若脾胃功能虚弱且居住环境潮湿,身体困倦的症状可能会更为突出。

发热:部分体内湿热较重的人可能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体温多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湿热蕴结体内,正邪相争所致。从中医的病机分析,湿热属于阴邪,但其郁积化热,就会出现发热的表现。在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若体内有湿热,更容易出现低热情况,且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妊娠期女性若体内有湿热,出现低热时需要谨慎处理,因为药物使用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更多采用非药物干预来调理体内湿热。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体内湿热
人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就是体内湿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狐臭怎么解决根除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狐臭在医学上称为臭汗症,可以通过保持清洁、饮食调节、药物注射、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 1.保持清洁 勤洗澡,及时更换衣物,穿纯棉、宽松、透气的衣服,有助于减少汗液积聚和细菌滋生。 2.饮食调节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减少体内湿热和汗液分泌。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减轻体味。 3.药
草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草芽一般指蒲菜,有清热、止渴、利水、促消化、消肿等功效,作用需要根据功效分析。 1.清热 蒲菜味甘,性凉,可清除体内湿热,达到清热泻火的目的。 2.止渴 蒲菜口感脆嫩多汁,可生津止渴,还能治疗口疮。 3.利水 蒲菜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及毒素、多余水分的排出,使小便通畅。 4.促消化 蒲菜富含膳食纤维,
金钱草能治尿路感染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金钱草能治尿路感染。 金钱草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通过增加排尿次数和尿量,能帮助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和繁殖,从而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多与体内湿热有关,金钱草的清热利湿特性能够调节体内的湿热状态,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生长环境,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合理使
阴囊潮湿用什么药最好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阴囊潮湿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清热祛湿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等。 1.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阴囊潮湿是由慢性前列腺炎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拉定、氧氟沙星等药物。 2.清热祛湿类药物 对于下焦湿热引起的阴囊潮湿,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湿颗粒、黄疸茵陈颗粒等。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
鸦胆子是什么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鸦胆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鸦胆子味苦,性寒。这种苦寒的性味使得鸦胆子在中医中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痢、杀虫止痒、腐蚀赘疣等多种功效,对于热毒血痢、痔疮血热下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此外,鸦胆子归大肠经、肝经,能够调理大肠和肝的功能,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缓解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等症状。
上火后拉肚子是不是就泄火了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拉肚子即腹泻,上火腹泻是不是泄火,需根据引起上火的原因判断。 如果上火是由于体内湿热过重引起的,那么腹泻可能被视为一种身体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排便帮助排出体内的湿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由上火引起的腹泻都是健康的“泄火”方式,如上火是因为进食过多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此时腹泻一般就不是泄火
新生婴儿黄疸偏高吃什么药可以降下来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婴儿黄疸偏高可以在医生说明下服用黄疸茵陈颗粒来帮助降低黄疸。 黄疸茵陈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茵陈、大黄、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退黄的效果。其中,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黄等症状。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排除体内湿热,减轻黄疸症状
鼻炎膏的功效与作用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鼻炎膏具有通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与缓解鼻塞、治疗急性鼻炎、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等作用。 1.通窍 鼻炎膏中的麝香、冰片等成分能够开窍,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通畅,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2.清热解毒 鼻炎膏含有黄连、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湿热毒素,对急性鼻炎引起
金银花茶可以祛痘吗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金银花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祛痘,但并不能直接祛痘。 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量喝有助于调节体内湿热,对于因湿热导致的痘痘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金银花茶还能改善油脂分泌,促进肌肤细胞更新,提供肌肤所需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抑制痘痘的发生或让痘痘尽快消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茶并不能彻
脚痒脚臭怎么办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脚痒脚臭的缓解方法包括保持卫生、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等。 1.保持卫生 每天用温水泡脚,并彻底清洗干净脚部,同时勤换洗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材质,以减少脚部细菌滋生。 2.药物治疗 如确诊为足癣等真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涂抹于患处,或口服伊曲康唑
体内湿热重的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体内湿热重可分为湿热蕴脾、肠道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类型,湿热蕴脾会出现口渴、腹胀、身体困重、皮肤发痒。肠道湿热会出现口渴、腹胀、腹痛、下痢、脓血、腹泻时如水样、肛门灼热、粪便恶臭。肝胆湿热会表现眼白与身上发黄,出现头晕、口苦、咳嗽、两肋胀痛,膀胱湿热会表现为小便次数多、尿血等。
吃什么去除体内湿热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体内湿热过重,首先要从饮食上调理,要清淡饮食,适当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也不可以暴饮暴食,需要根据湿热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由于肝胆湿热导致,要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如果是大肠湿热过重,则要口服白头翁汤调理治疗。如果是膀胱湿热,用八正散加减治疗,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熬夜,按时睡觉。
怎么除体内湿热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如果需要去除体内湿热,可以选择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饮食方面可以吃玉米或红豆煮粥、山药煲汤、党参煲汤。还可以通过调味料改善,比如葱、姜、蒜,可以祛除体内湿气。一般全身出汗以后,就能使症状有所缓解。中药方面主要以清热药物为主。还可以通过运动去除湿热,像跑步、游泳、瑜伽等,有利于水分代谢。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