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需从多方面开展,康复护理方面,患者要保证休息,早期严格卧床,根据恢复情况增加活动量,饮食清淡营养,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病情监测要关注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及并发症;药物治疗涉及降压、抗血小板和神经营养药物,不同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点;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家长配合安抚情绪和合理用药,老年患者要关注身体机能和药物相互作用,孕妇要关注胎儿情况和选择安全用药;最后患者要按医嘱定期复查,包括头部检查及基础疾病指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
一、康复护理
1.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早期应严格卧床,床头可适当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患者卧床时间可能需适当延长。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先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再过渡到主动活动,如翻身、坐起等。一般术后12天可在床边坐起,35天可在室内缓慢行走,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血压波动导致再次出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活动时更需谨慎,活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
2.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升高。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老年患者消化功能较差,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3.伤口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等情况。穿刺侧肢体需伸直制动68小时,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形成血肿。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难以配合制动,需要家长协助固定,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情绪和肢体活动情况,避免因躁动引起伤口问题。
4.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可能会因担心手术效果和预后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尤其是有过脑出血经历的患者心理负担更重。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对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耐心、温和,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二、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术后体温可能会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多为吸收热,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等。若体温持续升高或超过38.5℃,可能存在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告知医生。血压是监测的重点,血压过高易导致再出血,血压过低则可能影响脑灌注。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根据血压情况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
2.神经系统症状监测: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情况。若患者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意识障碍加重、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可能提示有颅内出血或脑梗死等并发症,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年龄较大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
3.并发症观察:注意观察有无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脑血管痉挛多发生在术后37天,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脑梗死可导致肢体偏瘫、言语障碍等;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对于术前有高血压病史或术后血压仍较高的患者,需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将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儿童患者一般较少使用降压药物,若有高血压情况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2.抗血小板药物:为防止血栓形成,部分患者术后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时要谨慎,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表现,如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
3.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等。对于有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如肢体麻木、无力等,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改善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术后护理需要家长密切配合,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哭闹导致血压升高。在饮食上要根据儿童的口味和喜好合理安排,保证营养摄入。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时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较差,术后要更加关注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在康复过程中,活动量增加要更加循序渐进,防止因活动不当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孕妇:孕妇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除了常规的康复护理外,还要特别关注胎儿的情况。在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孕期身体负担较重,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五、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头部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观察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脑血管情况。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有无复发、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