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炎性疾病,病因包括药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表现有肾小管病变(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等)和肾间质病变(炎症细胞浸润、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临床表现有乏力、发热、腰痛、尿量改变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受损等;诊断需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停用可疑药物、治疗感染等)和对症支持治疗,临床需关注个体差异规范诊疗。
一、病因
1.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发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有布洛芬等),其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管细胞的代谢等途径,导致肾间质发生炎症反应;还有抗生素类药物,像磺胺类抗生素等,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不同年龄、性别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某些易致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时风险可能更高;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状态下,如妊娠期等,使用药物也需更谨慎评估风险。
2.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可累及肾小管间质引发炎症。例如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血行感染时,可能侵犯肾小管间质导致炎症;病毒感染中,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可引起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相关病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风险不同,比如经常接触感染源的人群,如医护人员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相关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3.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肾小管间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肾小管间质,引发炎症反应;干燥综合征也可能出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表现。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相对增加;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需关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发生。
二、病理表现
1.肾小管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出现变性、坏死、脱落等情况,不同病因导致的肾小管病变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药物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呈现特定的形态学改变,如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等。
2.肾间质病变:肾间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同时伴有间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肾间质病变程度和范围可能存在差异,感染因素引起的可能在肾间质有较为明显的炎症细胞聚集。
三、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发热、腰痛等表现。发热程度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感染相关的可能体温升高较明显;腰痛的性质和程度也因个体和病因不同而有差别。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量改变,如尿量减少或增多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老年人可能症状更为隐匿,如乏力等表现可能被误认为是衰老相关表现而未被及时察觉。
2.实验室检查异常: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蛋白尿的量和血尿的程度因病情轻重不同而有变化;肾功能检查可能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受损表现。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蛋白饮食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蛋白尿等异常,但这也与基础病情相关。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感染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了解用药史时要明确具体药物名称、使用时间等;询问感染史要明确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源等情况;询问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要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相关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史采集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询问家长了解相关病史情况;女性患者在询问用药史时要关注是否在特殊生理时期用药等情况。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血压等的测量。体温测量可了解患者是否有发热情况;血压测量有助于评估患者整体身体状况,部分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异常。
3.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除了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肾活检等检查以明确病理类型。肾活检对于明确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具体病理改变、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肾活检的风险和操作难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身体较小等因素,操作风险相对需要更谨慎评估;老年人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较多等情况,也需要综合评估肾活检的必要性和风险。
五、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如停用可疑药物,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等。停用可疑药物是关键措施之一,根据药物的不同和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立即停用以及后续的处理;对于感染性疾病,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去除病因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如儿童患者在停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女性患者在去除病因时要考虑是否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对治疗的影响等。
2.对症支持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如针对发热进行适当的退热支持等。对于出现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支持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对症支持治疗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患者在退热等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药物(避免不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等);老年人在对症支持治疗时要关注各脏器功能的耐受情况等。
总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要充分关注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进行规范的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