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患者的表现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惊恐障碍患者有急性惊恐发作表现,包括躯体症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和精神症状(濒死感或失控感),还会出现预期性焦虑和回避行为;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其表现有影响,儿童青少年躯体症状表述不清、预期性焦虑和回避行为有特点,老年人躯体症状易被误认、预期性焦虑和回避行为影响更严重,女性患病概率相对高且特殊时期易诱发发作,长期高压力和缺乏运动生活方式增加患病风险,有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且表现更复杂

一、惊恐障碍患者的典型表现

(一)急性惊恐发作表现

1.躯体症状

心血管系统:患者常出现心悸、心跳加速,研究表明约90%以上的惊恐障碍患者在发作时会有明显的心悸感,可感觉心脏仿佛要跳出胸腔,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表现。同时,可能伴有胸部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在胸骨后等部位,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但与冠心病的心绞痛不同,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压榨样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几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

呼吸系统:会出现呼吸急促,患者自觉空气不足,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每分钟可达20-30次甚至更快,有的患者还会感觉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过度通气,表现为手脚麻木、口周麻木、抽搐等碱中毒症状,这是因为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中碳酸浓度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神经系统:有头晕、头痛症状,头晕可表现为头部昏沉感或眩晕感,头痛多为双侧颞部或头顶的胀痛或跳痛。还可能出现震颤,肢体、面部等部位不自主颤抖,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肌肉紧张所致。

2.精神症状

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会强烈感觉自己即将死亡,这是惊恐障碍非常典型的精神症状之一,这种濒死感会让患者极度恐惧,往往会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就诊。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失控感,感觉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或情绪,仿佛要失去对自身的掌控。

(二)预期性焦虑

患者在经历一次惊恐发作后,会对下一次惊恐发作产生预期性焦虑。例如,患者可能会担心在公共场合、独处时等特定情境下再次出现惊恐发作,从而提前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这种预期性焦虑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使患者尽量避免处于可能诱发惊恐发作的情境中,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等。

(三)回避行为

由于担心惊恐发作,患者会逐渐出现回避行为。比如,回避独自在家,因为害怕在独处时突然发作无法及时求助;回避某些特定的场所,像商场、公交车等,担心在这些场所中出现惊恐发作而感到尴尬或无法应对。长期的回避行为会导致患者的社交范围逐渐缩小,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二、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惊恐障碍表现的影响及相关情况

(一)年龄因素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患惊恐障碍时,躯体症状可能表述不如成人清晰。例如,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不安,躯体上可能出现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但实际上是惊恐发作的躯体化表现。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因为长期的惊恐发作相关症状影响了注意力和精神状态。而且青少年的预期性焦虑可能表现为对学校生活的恐惧等,回避行为可能表现为回避上学等社交情境。

2.老年人:老年人患惊恐障碍时,躯体症状可能更容易被误认为是躯体疾病。比如,老年人的心悸可能被误认为是冠心病发作,呼吸急促可能被误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等。同时,老年人的预期性焦虑可能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担忧相关,回避行为可能表现为回避去医院等可能诱发焦虑的场所,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长期的回避行为可能导致其社交孤立等问题更加严重。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女性患惊恐障碍的概率相对高于男性。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更容易诱发惊恐发作。例如,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波动、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等因素,惊恐障碍的发作可能会更频繁,表现出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可能会因激素变化而有所不同,如孕期女性的焦虑情绪可能更为明显,躯体症状中的心悸等可能会因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而更加显著。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高压力生活方式: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或生活环境中的人,如工作强度大、长期面临工作业绩考核等压力的人群,患惊恐障碍的风险较高。高压力状态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从而更容易出现惊恐发作相关的躯体和精神症状。例如,长期加班、精神高度紧张的IT行业从业者,可能会频繁出现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如心悸、呼吸急促等。

2.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相对缓慢,神经肌肉的紧张度可能较高,更容易出现躯体的紧张感,而这种紧张感可能是惊恐发作躯体症状的诱发因素之一。同时,缺乏运动可能导致心理状态不佳,如抑郁情绪等,而抑郁与惊恐障碍常常共病,会加重惊恐障碍的表现。

(四)病史因素

1.有其他精神疾病病史:如果患者有既往的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病史,患惊恐障碍的风险会增加,并且其惊恐障碍的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例如,同时患有抑郁症和惊恐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在抑郁情绪的基础上出现更频繁的惊恐发作,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会相互影响,导致病情更难控制。

2.有躯体疾病病史:患有某些慢性躯体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惊恐障碍的概率也会升高。躯体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因素,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诱发或加重惊恐障碍的表现。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需要控制血糖,担心病情并发症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预期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相关症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主要是指患者反复出现无法预料的惊恐发作,惊恐发作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生化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吗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文拉法辛可以治疗焦虑症。 文拉法辛是一种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焦虑症的药物,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其主要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改善焦虑症状。文拉法辛通常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
什么是焦躁症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焦躁症一般指的是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临床上一般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 焦虑症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先天遗传因素、患者自身性格因素、自身躯体疾病、社会因素等。焦虑症患者常感到持续的、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且没有明确的触发事件,可能会经历突然的、极度的恐惧和不适,伴
焦虑症跟抑郁症的区别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状表现、起病年龄、社交影响等方面。 1.症状表现 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对事情的过度担忧和恐惧,常伴随心悸、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而抑郁症则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动力下降为主要表现,患者可能感到悲观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 2.起病年龄 焦虑症中的惊恐障碍首发年龄多为18-35
焦虑是什么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焦虑是对潜在威胁或不确定性的自然情绪反应,适度焦虑有益,但过度焦虑可能干扰生活,需及时干预。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涉及对潜在威胁或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紧张、恐慌或不安。它是人类面对压力、危险或重要事件时的自然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人们提高警觉性、加强思维,从而调动自身资源去解决问题。 然而,当
三环类抗抑郁药都有哪些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这两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而临床上,三环类抗抑郁药有很多,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这类适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症,包括内
什么是焦虑性焦虑症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焦虑性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它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 1.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一种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或不适感,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颤抖等。惊恐发作通常持续数分钟,但在发作间期,患者可能会担心再次发作,从而产生回避行为。 2.
惊恐障碍是怎么回事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病因不明,一般情况下和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 临床研究表明,惊恐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存在惊恐障碍家族史的患者,发生惊恐障碍的风险较高。 2.生化因素 患者体内的五羟色胺通过5-羟色胺1A和1C/2受体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时,可造成其外周中的皮
广场恐惧症的惊恐障碍是什么意思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广场恐惧症的惊恐障碍是指在公共场合出现极度惊恐、焦虑、紧张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回避行为。 广场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情况下和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会出现自发性惊恐发作的症状。患者还会伴随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症状。而且
惊恐障碍是什么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主要是指患者反复出现无法预料的惊恐发作。 惊恐障碍好发于女性患者,患病率从青少年开始逐渐上涨。患者发生惊恐障碍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预期焦虑、回避行为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使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惊
惊恐障碍的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又叫急性焦虑障碍,病人常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中表现出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甚至表现出惊恐。病人常常有濒临死亡的感觉或失去控制的感觉或大难临头的感觉,常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出汗、胸闷、呼吸困难、过度换气等。发作间歇期,病人常常心有余悸,担心再发。60%的病人对再次发作有持
惊恐障碍如何诊断
曹星华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的诊断,第一,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第二,诊断符合下列四项:第一,发作时没有明显的诱因、没有相关特定的情景,发作不可预测。第二,发作期间害怕发作后没有其他的症状。第三,发作时有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功能神经症状,并且有些人可以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的痛苦体验。第四,发作突然、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候意识清、事
惊恐障碍如何治疗
曹星华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治疗,首先是心理治疗,第一进行健康教育,明确惊恐发作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造成症状。过度呼吸可以出现呼减造成抽搐、口唇麻。其次进行认知治疗,经过专业人员即经过心理培训人员,进行认知治疗。第三行为治疗。第四进行药物治疗,主要应用苯二氮卓类,因为苯二氮卓类有抗焦虑作用,起效快。根据半衰期长短,可分为长程、中程和短程药物,应
什么是惊恐障碍
曹星华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的焦虑障碍,这种惊恐障碍的特点是发作性、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反应程度比较强烈,患者会体现出一种难以忍受、灾难性、害怕和恐惧的客观体验。患者会突然感到惊恐体验,伴有濒死感或者失控感,及其严重的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患者会觉得死亡将至,灾难也将至,造成一种伴有胸闷、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过度换气、头痛、头晕、四肢麻木
惊恐障碍症怎么治疗好?
吕建宝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惊恐障碍实际上是焦虑症的急性发作。它的治疗可以采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比如生田治疗,内观治疗,认知行为领悟治疗,系统脱敏疗法,经常使用的药物,比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安定片,阿普挫仑,必要也可以使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西酞普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