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的禁忌情况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方面,颅内压增高患者一般不适合椎管内麻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患者需谨慎,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患者风险增加;穿刺部位感染时,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会致感染扩散,脊柱感染性疾病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易致感染蔓延;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行椎管内麻醉出血风险高;休克状态及纠正不彻底者行椎管内麻醉会加重休克或致循环功能障碍;不合作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操作难度大且风险高;对麻醉药物过敏者不能行椎管内麻醉。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1.颅内压增高相关情况:
对于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椎管内麻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颅内的压力平衡等情况。因为椎管内麻醉可引起脑脊液压力改变等,对于原本颅内压就增高的患者,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如诱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例如一些因颅脑外伤、脑出血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一般不适合行椎管内麻醉。
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颅内压调节机制相对不完善,若有颅内病变导致颅内压增高时,椎管内麻醉风险更高,需谨慎评估。
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特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患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影响脊髓神经功能的疾病时,椎管内麻醉可能会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相关的症状。因为椎管内麻醉操作及后续可能引起的神经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对原本已经存在脊髓神经病变的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此类患者行椎管内麻醉需格外谨慎,充分评估病情后再做决定。
老年患者若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情况,其神经系统的代偿能力下降,椎管内麻醉相关的神经功能影响风险相对增加,需要综合考量患者整体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二、穿刺部位感染
1.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当穿刺部位存在皮肤感染,如局部有疖肿、蜂窝织炎等情况时,进行椎管内麻醉会导致感染扩散的风险大大增加。因为穿刺操作可能会将局部的病原菌带入更深的组织或血液循环中,引发更严重的全身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若穿刺部位有感染,感染扩散的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更高,需要特别注意。而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等,也需重视穿刺部位感染问题,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要严格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2.脊柱感染性疾病:
脊柱存在感染性疾病,如脊柱炎等,此时进行椎管内麻醉,穿刺过程可能会导致感染向椎管内蔓延,引起椎管内感染等严重后果。例如脊柱结核患者,本身脊柱存在结核病灶,行椎管内麻醉风险极大,一般不建议选择椎管内麻醉方式。
特殊人群中,孕妇若有脊柱感染相关问题,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等因素,感染扩散风险及对胎儿的潜在影响等都需要综合评估,往往需谨慎权衡是否可行椎管内麻醉。
三、凝血功能障碍
1.严重凝血功能异常:
患者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患者,其凝血因子缺乏,行椎管内麻醉时,穿刺部位出血的风险极高,可能导致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而硬膜外血肿可压迫脊髓,引起截瘫等严重后果。
不同年龄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风险不同,儿童本身凝血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有凝血功能障碍,椎管内麻醉相关出血风险更需重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因素,如肝脏功能减退等,也会增加椎管内麻醉的出血风险,需要在术前充分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或选择其他合适的麻醉方式。
2.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如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椎管内麻醉后穿刺部位出血的风险增加。因为抗凝药物会抑制凝血过程,使得穿刺部位止血困难。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评估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及椎管内麻醉的风险,可能需要调整抗凝治疗方案或选择其他麻醉方式。
孕妇若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及对胎儿的影响等,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椎管内麻醉的风险,要综合考虑抗凝药物对母体穿刺部位出血及对胎儿的潜在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是否可行椎管内麻醉。
四、休克
1.休克状态:
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时,机体处于灌注不足的严重病理状态,椎管内麻醉可进一步扩张血管,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加重休克状态,不利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例如失血性休克患者,本身血容量不足,椎管内麻醉后血管扩张会使血压进一步下降,组织灌注更加不足,加重器官功能损害。
不同年龄的休克患者,儿童休克时机体代偿能力更弱,椎管内麻醉的风险更高;老年患者休克时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为敏感,所以休克患者一般禁忌行椎管内麻醉,需先积极纠正休克状态后再考虑其他麻醉方式。
2.休克纠正不彻底:
即使休克经过初步处理,但如果纠正不彻底,患者仍存在循环不稳定等情况,行椎管内麻醉仍然存在较大风险。此时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等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椎管内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可能无法耐受,会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所以在休克纠正不彻底时,不能进行椎管内麻醉。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休克纠正不彻底时行椎管内麻醉,除了对母体循环的影响外,还可能影响胎儿的血供等,需要更加谨慎评估,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五、其他情况
1.不合作患者:
对于不能合作的患者,如小儿不配合、意识不清的患者等,椎管内麻醉的操作难度增加,且容易导致穿刺失败等情况,同时也可能因患者不配合而增加操作相关的风险,如误伤等。
儿童不合作时,进行椎管内麻醉需要更加轻柔、迅速的操作,并且要做好充分的安抚等准备工作;老年患者若意识不清等不合作,也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要评估不合作带来的操作风险及对麻醉效果的影响等,必要时可能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麻醉方式。
2.对麻醉药物过敏:
患者对椎管内麻醉所用的药物存在过敏情况,如对局麻药等过敏,那么肯定不能进行椎管内麻醉,否则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过敏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过敏反应可能更为急剧,需要在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提前做好应对过敏反应的准备,并且选择非过敏的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