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副作用

来源:民福康

精神分裂症药物会带来神经系统、代谢、心血管、内分泌等多系统相关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等神经系统副作用,体重增加、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代谢副作用,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等心血管副作用,催乳素升高等内分泌副作用,使用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多因素,密切监测副作用以保障治疗顺利。

一、神经系统相关副作用

(一)锥体外系反应

1.发生机制: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阻断多巴胺受体,尤其是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常见表现包括震颤(多为静止性震颤,类似搓丸样动作)、肌强直(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运动迟缓(动作缓慢,如起步困难、翻身困难等)、急性肌张力障碍(多在用药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表现为局部肌肉的持续痉挛,如斜颈、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相对发生率较低,但仍有一定比例。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可能更易受到影响,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更高,且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不适症状,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运动状态等表现。老年患者本身神经系统功能有所减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风险也较高,且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活动可能会加重锥体外系反应相关的肌强直等症状,建议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意外。

(二)静坐不能

1.表现及机制:患者会出现主观上的不安感,无法静坐,表现为来回走动、踱步等。其发生机制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影响了多巴胺的平衡从而导致这种不适的运动性不安。研究显示,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静坐不能的发生率不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对更易导致。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患者发生静坐不能时,由于其平衡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跌倒等意外,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加强陪伴和防护。儿童患者出现静坐不能时,可能表现为难以安静下来,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其情绪和行为变化,寻找合适的应对方式。

二、代谢相关副作用

(一)体重增加

1.发生情况: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体重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影响下丘脑-垂体-胰岛素轴等有关。例如,奥氮平、氯氮平引起体重增加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奥氮平的患者,在用药数月后体重可能会明显上升,有的患者体重增加幅度可达数公斤甚至更多。

2.年龄性别影响: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重增加可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自卑等情绪问题。女性患者在使用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的抗精神病药物时,需要更加关注体重变化对自身形象和健康的影响,而老年患者体重增加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需要综合评估体重管理。

3.生活方式应对: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但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身体。

(二)血糖异常

1.机制与表现: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引发糖尿病。氯氮平、奥氮平等药物较易引起血糖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但早期也可能无明显症状,需要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来发现。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患者本身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更要密切监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时,应加强血糖监测频率,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三)血脂异常

1.发生及影响:一些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这会增加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氯氮平可导致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变化,长期使用可能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

2.年龄与生活方式关联: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血脂异常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未来心血管健康。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应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等,以辅助降低血脂异常的风险。

三、心血管系统相关副作用

(一)心律失常

1.发生情况: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如氯丙嗪等。其机制可能与药物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关。临床研究发现,使用氯丙嗪的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心电图异常,如QT间期延长等,进而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2.特殊人群风险: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相对较弱,使用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的抗精神病药物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需要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指标。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时,更要谨慎评估,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二)体位性低血压

1.表现与机制:患者在体位变化时,如从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时,出现血压下降,表现为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阻断α受体,导致血管扩张,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氯丙嗪等药物较易导致这种情况。

2.特殊人群应对:老年患者由于血管调节功能减退,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更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家属应帮助患者缓慢改变体位,如起床时先坐一会儿再站立等。儿童患者一般较少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但如果发生也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因头晕等导致受伤。

四、内分泌系统相关副作用

(一)催乳素升高

1.表现及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垂体泌乳素分泌增加,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溢乳等症状,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等。例如,利培酮等药物较易引起催乳素升高。

2.特殊人群情况:育龄期女性患者出现催乳素升高可能会影响生育功能,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患者出现催乳素升高时,可能会影响其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发育,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总之,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副作用涉及多个系统,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密切监测相关副作用的发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是什么疾病?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儿童。青春行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差,现阶段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儿童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表现出逆反心理,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疏导,会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此外,孩子在情感上遭受强烈刺激,比如父母离异,或者学习严重下
抑郁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病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病因不同 抑郁障碍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发育、环境等因素有关。 2.症状不同 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
轻度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轻度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治好。 轻度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相对较轻,患者的妄想、幻听等症状可能较为局限,且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也较小,这使得治疗难度相对较低,患者更有可能通过治疗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同时,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医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
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好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通常好。 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通过阻断或调整脑部异常的神经环路,以及调整某些神经递质的功能,如阻断多巴胺受体,以调低多巴胺所致的兴奋、亢进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这种直接干预病因的方式,理论上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精神分
精神分裂症头痛怎么办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头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头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药物,缓解头痛的症状。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3.物理治疗 物理治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预后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认知和社会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地西泮等。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应对技巧、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淡漠表现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情感淡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情感表达减少、社交退缩、对自身情况的认识不足等。 1.情感表达减少 患者可能无法表达出正常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的事情缺乏兴趣和热情。 2.社交退缩 患者可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甚至回避与他人接触。 3.对自身情况的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来处理。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等,以缓解症状,改善认知功能。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
轻微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轻微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发育、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情感平淡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生活中的挑战。此外,患者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
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怎么办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等来处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缓解症状。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氯丙嗪等。 2.心理治疗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应对方式,提高社会功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郭田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不明、非常严重的一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又是精神疾病里面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性格分裂,思维独特,意志、行为活动不协调。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如敏感多疑,怀疑别人伤害自己,无中生有等。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概是1%左右,全世界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是0.5%~1.6%之间。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虽然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都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两者却有本质不同,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障碍为特点,主要表现在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抑郁症是以持续而严重情绪低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致病,也有人把抑郁症称作为现代人易患心理感冒,此外,两者在诊断、治疗、预后等多
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陆小兵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难度很大,很多时候患者治疗以后自制力仍然没有恢复,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不愿意继续服用药物治疗,而首发精神分裂症都要治疗两到三年,第二次要四到五年,第三次要长期服药。如果患者不能服药,一停药就很容易复发,所以要达到良好的自制力恢复,是治疗原则目标。患者精神分裂症复发还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药源性副反应有关,药源副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患者会表现在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表现。幻觉症状中又包括比较常见的幻听,分为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等。另外,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会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重症精神障碍之一,通常一些病人会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比如周围环境比较悲哀或者是比较难过,患者通常会表现在哈哈大笑或者是一些兴奋不已等症状。同时,精神分裂症也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社会功能受损。另外,大多数精神分裂症会有典型临床特征,比如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等
精神分裂症是神经病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障碍之一,常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另外人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以及行为反应,跟当下的环境十分不相吻合,比如当下环境比较轻松快乐,但是患者却有悲伤、抑郁、哭泣等表现。也会出现幻觉、妄想以及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多方面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