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焦虑症

来源:民福康

胸闷气短与焦虑症关联密切,可通过症状评估和心理测评工具进行评估,非药物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如运动锻炼、作息调整、饮食调整),特殊人群(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胸闷气短焦虑症有不同注意事项,通过全面评估、合理非药物干预及个性化注意事项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胸闷气短与焦虑症的关联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出现情绪上的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等表现,同时也可能伴有躯体症状,其中胸闷气短较为常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角度来看,焦虑状态下,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会释放如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胸闷气短的感觉。例如,有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与胸闷气短等躯体症状的产生存在关联。

二、胸闷气短焦虑症的评估方法

1.症状评估

情绪方面: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持续的过度担忧、紧张、恐惧等情绪,这种情绪状态是否与胸闷气短等躯体症状紧密相关,且情绪的波动是否会明显影响胸闷气短的程度。例如,患者在面临一些日常情境时,是否会突然出现情绪的急剧变化并伴随胸闷气短加重。

躯体症状特点:详细了解胸闷气短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与活动、情绪等因素的关系。比如,是在安静休息时也会出现轻微胸闷气短,还是仅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发作;胸闷气短是短暂瞬间缓解还是持续较长时间难以缓解等。

2.心理测评工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该量表包含14个项目,涵盖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等多个与焦虑相关的维度,通过对患者的访谈和观察来评分,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估焦虑症的严重程度,其中也可体现出是否存在与胸闷气短相关的焦虑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由7个问题组成,用于筛查广泛性焦虑障碍,可快速评估患者在过去两周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其中涉及到躯体症状如胸闷气短等的表现情况。

三、胸闷气短焦虑症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导致胸闷气短等躯体症状的不合理认知。例如,当患者认为自己即将因胸闷气短发生严重危险而过度恐惧时,引导患者用更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看待这种躯体感觉,认识到胸闷气短在焦虑状态下的常见性和暂时性。

暴露与反应预防:对于因焦虑引发胸闷气短而回避某些情境的患者,通过逐渐暴露于这些情境中,并防止患者采取逃避或缓解躯体症状的不恰当反应,来帮助患者适应情境并减轻焦虑和胸闷气短症状。比如,患者因害怕在公共场合出现胸闷气短而回避公共场合,可逐渐安排患者进入公共场合,并鼓励其耐受胸闷气短的感觉,而不是立即离开。

放松训练

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采取腹式呼吸,缓慢地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缓慢呼气,使腹部下陷,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深呼吸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从而缓解因焦虑导致的胸闷气短等躯体症状。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深呼吸训练能够改善焦虑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减轻躯体不适症状。

渐进性肌肉松弛:让患者依次紧张和放松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从脚部开始,逐渐向上至头部。先紧张脚部肌肉数秒,然后迅速放松,感受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差异,重复这个过程,依次对腿部、腹部、胸部、手臂、脸部等肌肉群进行训练。通过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患者可以更好地感知身体的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带来的肌肉紧张,进而改善胸闷气短的感觉。

2.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内啡肽具有类似吗啡的止痛和抗焦虑作用,能够缓解焦虑情绪,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减轻胸闷气短的症状。例如,研究发现,坚持规律运动的焦虑症患者在胸闷气短等躯体症状的改善上比不运动的患者更为明显。

作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节,对于缓解焦虑情绪和改善躯体症状有重要作用。如果睡眠质量不佳,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方式来改善睡眠。

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取。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镁等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可能有助于缓解焦虑。例如,镁元素可以参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调节,缺乏镁可能会加重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和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进而可能减轻胸闷气短与焦虑相关的症状。

四、特殊人群胸闷气短焦虑症的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焦虑导致的胸闷气短可能与学习压力、同伴关系等因素相关。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其情绪变化和躯体症状,避免过度指责。可通过鼓励其参与适合的文体活动来缓解压力,如绘画、音乐、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进而改善胸闷气短症状。同时,要保证儿童青少年的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促进其身心正常发育。

2.孕妇

孕妇出现胸闷气短焦虑症需要特别关注。由于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在选择干预措施时要更加谨慎。非药物干预是首选,如通过温和的呼吸训练、放松冥想等方式来缓解焦虑和胸闷气短。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同时,要注意定期产检,确保母婴健康,避免因焦虑影响胎儿的发育。因为孕妇的焦虑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胎儿的生长环境。

3.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胸闷气短焦虑症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的基础疾病。首先要排除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器质性疾病导致的胸闷气短,再考虑焦虑因素。在干预方面,心理治疗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如回忆疗法等,让老年人回忆愉快的经历来缓解焦虑情绪。生活方式调整要结合其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轻度运动,如太极拳等。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和躯体症状的波动情况,家人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照顾,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总之,胸闷气短与焦虑症存在密切关联,通过全面的评估、合理的非药物干预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个性化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改善胸闷气短焦虑症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胸闷
胸闷(chest distress)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无不适,重者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可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压迫感、心悸、喘、灼热感、吐酸水、冒冷汗、恶心、呕吐等。胸闷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胸闷气短喘气费劲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是多见的老年病人表现出的症状。这些症状也见于老年病人的多见疾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疾病。
心慌胸闷是新型肺炎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慌胸闷不一定是新型肺炎。有很多种情况都会表现出心慌胸闷,比如冠心病和心律失常都会会表现出心慌胸闷的症状,比如过度的劳累、生气和情绪紧张之后所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或者癔症等也会造成心慌胸闷。建议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来进行明确。
有点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能是呼吸道疾病,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做相应的检查来确定病因。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压测量、必要时采血检查心肌酶谱。同时,还需要做呼吸系统的相关检查,如肺CT扫描、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扩张试验等,胃食管反流病也可能造成呼吸急促。
吃饱饭后胸闷气短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吃饱饭后表现出胸闷气短,多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心功能不好的人,有时吃饭过饱会使心脏的负荷加重,也会表现出心跳加快,胸闷气短的现象。若是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或者心脏CT的检查,要查明表现出这种状况的原因,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症治疗。第二,脑动脉硬化或者脑供血不足的病人,
窦性心律不齐,胸闷胸痛心脏疼?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如果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而且心率波动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的话,应当没有问题的,这属于大致正常心电图,不会造成嗯不舒服的症状你不需要处理,如果感觉胸闷胸痛,心脏的可能和长期的劳累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熬夜等表现有关,也可能是心脏神经症。属于心脏的功能性改变,已经做过心电图了,只要没有心肌供血不
胸闷气短喉咙有痰怎么回事?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活动之后,老人表现出了气短、咳嗽、咳痰的症状,考虑可能是有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的病变。也有可能是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造成病人表现出的症状。这个时候病人可能需要进行检查。
咳嗽,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是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您现阶段的情况不一定都是哮喘造成的,有可能是心功能不全造成的。为您自身先不要盲目的用药,最好及时确诊。建议您及时就诊,行胸部ct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脑钠肽,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可以暂时应用平喘药物,如氨茶碱。
胸闷、偶尔咳嗽,是新冠感染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偶尔咳嗽,不发烧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可以不表现出发烧症状,甚至有些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相关表现时并没有发烧的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可能仅仅表现出一些呼吸道的症状,比如胸闷、咳嗽等相关的情况。因此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接触史,就算没有发
晚上气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晚上气短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可能是循环系统疾病引起,常见的疾病是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次,还有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比如慢阻肺、哮喘等。也不能排除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酮症酸中毒。此时需要注意自身有无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针对病因治疗,以免耽误疾病。平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
胃炎会导致胸闷气短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若是单纯的胃炎,一般不会造成病人表现出胸闷、气短的情况。如果病人有反流性胃炎,可能会造成嗳气、反酸,部分病人可能会表现出胸闷的情况。其次,如果病人还有其他的心肺功能疾病,也有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焦虑症长期不治的后果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焦虑症长期不治就会导致重度焦虑,从而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重度焦虑的患者一般整天处于情绪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影响生活工作,比如上班的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导致不能工作。生活质量方面就是整天处于焦虑的状态,焦虑症的患者喜欢念念叨叨,从而影响家庭和谐,导致家庭不和睦。所以患了焦虑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胸闷气短心慌焦虑失眠怎么办
顾兆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人人都有,比如年轻人考试之前就会焦虑,第二天有重大的事情要做,进行某个重大的项目或者是见某个重要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焦虑。焦虑后就会心慌,有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发烧气短,心胸就会胀闷,可以通过稳定情绪、中医治疗、运动疗法等方法改善症状。1.稳定情绪此时首先要解除焦虑症状,从原发病开始,告诉病人不必焦虑,从思想上安定下来。
慢性咽炎跟焦虑症有关系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慢性咽炎跟焦虑症不一定是完全的关系,但是也有一些焦虑症的患者,会伴有眼部的症状,比如焦虑程度比较高,情绪也是比较紧张,躯体方面也会表现在比较紧张,同时也会感觉咽喉部比较紧张,经常出现一两声的咳嗽或者是感觉咽喉部发痒等症状。有可能会伴随慢性咽炎,但是慢性咽炎跟焦虑症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会得急性焦虑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患有急性焦虑症,大多数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已经是焦虑程度比较高。同时压力比较大,人的精神比较紧张,然后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是重大的创伤事件,容易出现急性的焦虑症。对于这类型的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比如说心理咨询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之前诊断为焦虑症时,要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避免处在一个比较压力大、过于紧张的环境当中,尽量的给予宽松
焦虑症为什么怕声音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焦虑症的患者本身一直处在非常紧张、焦虑,甚至烦躁的状态中,一旦有噪音刺激,容易加重这些不适症状,会感觉到特别的不安。同时也会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心慌、心率增快、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另外也会伴发头疼、头晕,甚至出现恶心、晕厥等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