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脾胃虚寒

来源:民福康

脾胃虚寒是中医病症,因脾胃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致脾胃功能失调,有消化系统(腹痛、腹胀、大便异常)和全身(怕冷、神疲乏力)表现,由饮食(过食生冷、不规律)、生活方式(劳倦、缺运动)、疾病(久病、先天不足)致,通过问诊、望诊、切诊辨证,需与脾胃湿热、胃阴虚区别,可从饮食、生活方式、情志调护预防调护,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注意保暖、规律作息、调畅情志等。

一、脾胃虚寒的定义

脾胃虚寒是中医的一种病症概念,指脾胃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劳倦过度、久病或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阳气虚弱,无法温煦脾胃,从而出现一系列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

二、脾胃虚寒的常见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喜温喜按,空腹时疼痛较为明显,进食后可有所缓解。这是因为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无法温养脏腑,寒凝气滞,导致腹部疼痛,而温按可使阳气暂时得到补充,缓解寒凝之气。例如,长期脾胃虚寒的患者,常常在饥饿时感到腹部隐隐作痛,用手按住腹部会感觉舒适一些。

腹胀:胃脘部胀满不适,进食后腹胀症状可能加重。由于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停滞在胃肠道内,产生气体,导致腹胀。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脾胃虚寒,可能出现进食后腹胀明显,影响食欲;成年人则可能在劳累后或进食生冷食物后腹胀加重。

大便异常:大便稀溏,次数增多。这是因为脾胃虚寒,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肠道,导致大便不成形。对于女性来说,若脾胃虚寒,还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出现月经推迟、经血色暗有块等情况;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较弱,若有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情况可能更为常见,且容易因腹泻导致身体虚弱、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全身症状

怕冷:患者常感觉怕冷,尤其是四肢不温。这是由于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肢,所以会出现肢体寒冷的表现。在寒冷季节,这种怕冷的症状会更加明显。不同性别中,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怕冷的情况,可能与女性本身的生理特点有关,如月经失血等导致气血相对不足,再加上脾胃虚寒,阳气匮乏,怕冷症状更突出;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阳气不足,也更容易出现怕冷的表现。

神疲乏力:患者精神萎靡,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运化失职,气血生成不足,不能滋养脏腑、经络,所以会出现神疲乏力的症状。儿童若脾胃虚寒,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体瘦弱、精神不佳;成年人则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情况。

三、脾胃虚寒的成因分析

1.饮食因素

过食生冷:长期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生鱼片等,会损伤脾胃阳气。例如,夏季很多人喜欢吃大量冷饮,儿童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更容易因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女性在经期若过多食用生冷食物,也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胃虚寒。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会打乱脾胃的正常运化节奏。比如,有些人经常不吃早餐,或者三餐不定时,长期如此会使脾胃功能失调,阳气受损,引发脾胃虚寒。成年人工作繁忙,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的情况,而儿童若家长喂养不当,也可能导致饮食不规律,进而影响脾胃健康。

2.生活方式因素

劳倦过度:长期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度,会耗伤正气,损伤脾胃。例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工作的人群,或者长期熬夜、过度用脑的人群,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若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过度劳累,更易损伤脾胃阳气;而年轻人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也会影响脾胃功能。

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脾胃的运化。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尤其是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不同年龄层中,儿童若缺乏运动,会影响生长发育和脾胃功能;老年人缺乏运动则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的情况,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3.疾病因素

久病耗伤: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等,病程较长,会耗伤脾胃阳气。例如,慢性胃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脾胃功能受损,易出现脾胃虚寒的证候。不同疾病对脾胃的影响不同,胃溃疡患者可能因长期的胃部病变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慢性肠炎患者则因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脾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损伤脾胃阳气。

先天禀赋不足:有些人天生脾胃功能较弱,阳气不足,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可能较为常见,若儿童先天脾胃虚弱,再加上后天调养不当,就容易发展为脾胃虚寒。

四、脾胃虚寒的中医辨证要点

1.问诊

询问患者饮食情况,包括食欲、食量、喜食冷热等,了解是否存在过食生冷、饮食不规律等情况。比如,询问患者是否喜欢吃热食,进食后腹胀是否缓解等。

了解患者二便情况,如大便的性状、次数,小便的颜色、量等,判断是否存在大便稀溏等脾胃虚寒导致的二便异常情况。

询问患者怕冷的程度、时间,以及神疲乏力的严重程度等全身症状。

2.望诊

观察患者的面色,脾胃虚寒者多面色萎黄或苍白。

查看舌苔,一般表现为舌淡苔白。

3.切诊

切脉时,脉多沉迟无力。

五、脾胃虚寒与其他相关病症的区别

1.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症状表现: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苦口黏、大便黏腻不爽等,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而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腹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怕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例如,脾胃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中黏腻、大便黏滞难解的情况,而脾胃虚寒的患者则是大便稀溏、怕冷明显。

病因:脾胃湿热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蕴结脾胃所致;脾胃虚寒则主要是由于脾胃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引起。

2.与胃阴虚的区别

症状表现:胃阴虚主要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舌红少津,脉细数;脾胃虚寒则是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等,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比如,胃阴虚的患者会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而脾胃虚寒的患者是腹痛喜温喜按,进食后可缓解。

病因:胃阴虚多因温热病后期,胃阴耗伤,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灼伤胃阴,或过食辛辣、温热之品,耗伤胃阴所致;脾胃虚寒主要是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六、脾胃虚寒的预防与调护

1.饮食调护

合理饮食:避免过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适量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南瓜、红枣、羊肉等。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规律,避免过多食用零食和冷饮;老年人的饮食应更加注重温热、软烂,易于消化吸收。例如,可将南瓜煮粥食用,既能补充营养,又有温养脾胃的作用。

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暴饮暴食。

2.生活方式调护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坚持适量运动,促进脾胃运化。儿童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老年人则适合进行舒缓的运动,如慢走等。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足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女性在经期要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暖水袋等;老年人对寒冷更为敏感,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脾胃受寒。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促进生长发育;成年人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3.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志不舒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人群,都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例如,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放松心情,如周末进行户外活动等,以维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名词术语,包括脾阳虚、胃阳虚,是脾胃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引起的证候。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脾胃虚寒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是体内的寒气重,经常吃生冷的食物,损伤脾胃造成。它是指脾胃阳其虚衰,经常表现出腹胀、四肢不温、四肢浮肿等症状,对于女性来说白带会增多,舌苔白润。脾胃虚寒的人会喜欢暖和天气,一到天冷病情就会发作。
脾胃虚寒吃什么水果?脾胃虚寒要注意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您这种情况考虑是因为受凉因为的脾胃虚寒,这种情况平时不宜食用凉性的水果。您能吃点香蕉,苹果,橘子,橙子,柚子,芒果等热性的水果,注意不要多吃,适量即可。还有平时要防止生冷的饮食,凉的食物少吃,还有注意保暖,平时多喝热水,还可以服用中药调理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的症状?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是中医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腐熟水谷,这样人体所需的能量由脾胃而化生。当脾胃功能衰弱之后而产生虚寒之证,这种运化的功能就会下降,临床上表现为面色无华、气短乏力、精神萎靡、喜睡、怕冷等。同时脾主四肢肌肉,当脾胃虚寒之后,四肢得不到营养就会表现出四肢肌肉瘦削、肢体萎软无力
脾胃虚寒吃什么食物调理身体好?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肾虚寒在中医学上多是由过食生冷,寒凉之物,长时间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素体阳虚,外感寒邪,饮食及生活习惯不规律等因素导致的。脾虚寒气重的食物有牛肉,韭菜,羊肉,鸽子蛋,回香菜,生姜等;不可以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此外,可服用一些温阳散寒的中成药或中药进行调理。
脾胃虚寒吃什么食物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有助于健脾养胃的食物等。 1、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脾胃虚寒的患者消化功能较差,饮食上尽量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例如米粥、蛋羹、面条等。 2、营养丰富的食物 脾胃虚寒的患者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脾胃虚寒喝什么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能喝一些红茶,红茶具有温胃的功效。也能喝一些红糖生姜水,对于脾胃虚寒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果脾胃虚寒比较严重,表现出腹痛、腹泻、四肢厥冷等表现,可以口服一些温脾胃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等。平时少吃一些比较过度寒凉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辛辣或者大热的食物,比如辣椒、牛、羊肉等
脾胃虚寒吃什么蔬菜好?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能吃的蔬菜有山药,扁豆,锅巴跟米薏米香菇等不要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要少食多餐,防止餐饮暴食,还要防止受凉,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的劳累。凉性和寒性的水果有梨子,杨桃,葡萄柚,草莓,西瓜,香蕉,椰子等,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吃。
脾胃虚寒能吃的水果?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由于水果含糖量普遍较高,一般不提倡脾胃虚寒的病人食用水果。如果病人想吃水果,可以选择一些温热的水果,如榴莲、荔枝、龙眼等,但榴莲、荔枝、龙眼是含糖量高的热带水果,因此病人往往觉得吃后会灼伤,但是否灼伤则取决于个体差异,脾胃功能差、运动量少的病人会烧伤。
脾胃虚寒的症状都有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的症状有腹部胀痛、胃部发冷疼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发凉、畏寒怕冷、大便清稀、食欲不振、恶心等。脾胃虚寒中医上讲多是由于过食生冷寒凉的东西、素体阳虚、外感寒邪、久病慢病、久居寒冷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可以经过服用些温中祛寒的中成药或者是中药来治疗。
脾胃虚寒可以吃阿胶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在表现出脾胃虚寒的情况后饮食上是可以适量吃点阿胶的,但是不要过度食用,因为阿胶不易消化,避免过度食用加重脾胃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治疗。阿胶具有较好的补气,补血的作用的,女性平时多吃些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但是阿胶营养价值较高,不易消化,因此脾胃虚弱女性要适量食用。
脾胃虚寒的症状
白桂珍 主任医师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胃脘部隐痛、怕冷、食欲不振、大便异常以及空腹疼痛明显等现象。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建议患者远离潮湿、阴凉的生活场所,饮食方面避免摄入寒凉、辛辣食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也可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脾胃虚寒的症状
杜正光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的病人可能表现为怕凉或者是稍微进食不干净、偏凉的食物,容易出现腹泻症状。患者体质寒凉,舌质通常偏暗且有血瘀现象,患者的舌苔较白,大便多数为稀状便。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使用比如干姜暖胃或者偏温热的药,对症治疗效果更好。
脾胃虚寒的症状
朱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的症状主要是面色黄白、食少、讷呆、便溏、腹胀、肠鸣等,还可以表现为手足不温。因为脾胃虚寒影响了食物的腐熟功能,也可以出现顽固不化的泄泻。一般舌相比较白,脉象则比较柔弱,或者是晨迟。脾胃虚寒的发生一般和过食生冷、平时贪凉、饮冷或者是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脾胃虚弱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脾胃阳虚的表现。平时应该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硬的东西。尽可
宝宝脾胃虚寒怎么食补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可以给孩子吃健脾健胃食物,比如可以多吃山药、大枣、小米粥等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或者过于油腻,以免影响孩子胃肠道蠕动,保持饮食清淡,少量多餐。症状比较严重,单纯进行食疗达不到较好疗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健脾养胃药物,能够改善不适症状。
脾胃虚寒能喝牛奶吗
邢龙 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时最好不要喝牛奶。牛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饮品,部分牛奶含糖量也较高,当脾胃虚寒时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动力下降,再喝牛奶有可能加重胃肠负担,进而使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重。脾胃虚寒人群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蛋白质、脂肪类食物摄入,必要时可以服用改善胃肠动力,调节胃肠功能药物治疗。
怎样判断脾胃虚寒还是湿热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的人,多为不怕凉,喜欢吃热的东西。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的情况。脾胃虚弱的人,同时伴有怕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吃凉的东西,排便时局部肛门会有灼热感。脾胃虚寒的人,可以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来治疗,脾胃湿热的人,可以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来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