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怀孕的方法有哪些
避孕方法分为屏障避孕法、宫内节育器、激素避孕法、自然避孕法。不同人群有不同避孕建议,年轻女性可优先选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等;已婚已生育女性可选宫内节育器等;哺乳期女性不建议用含雌激素避孕法,可选避孕套等;围绝经期女性可选避孕套等,需考虑自身健康状况。屏障避孕法中避孕套和女用避孕套通过阻挡精子避孕并防性病;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铜离子或药物影响受精与着床;激素避孕法里口服、注射、皮下埋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等避孕;自然避孕法靠基础体温或宫颈黏液观察避孕但有效率低。
一、避孕方法分类及原理
(一)屏障避孕法
1.避孕套
原理:通过在性交过程中阻止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来达到避孕目的。男性使用的避孕套是由乳胶等材质制成的套状物品,在性交时套在阴茎上,精子被阻挡在避孕套内,无法与卵子结合。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正确使用避孕套的避孕有效率较高,约为85%-98%左右。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淋病等,这是因为它可以物理性地阻隔性传播病原体的接触。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取向的人群都适用,一般无特殊禁忌,但对乳胶过敏者可选择非乳胶材质的避孕套。
2.女用避孕套
原理:女用避孕套是一种柔软、宽松的袋状避孕工具,一端封闭,另一端有灵活的环。它放置在阴道内,封闭端覆盖宫颈,开口端置于阴道口周围,能够阻止精子进入宫颈,同时也有防止性传播疾病的作用。其避孕有效率与男用避孕套相近,在80%-90%左右。对于一些不适合使用男用避孕套的女性,如男性不愿意使用避孕套等情况时可选用,使用时需要正确放置,放置不当可能会影响避孕效果,且同样对乳胶过敏者需选择特殊材质的女用避孕套。
(二)宫内节育器
1.原理
宫内节育器分为含铜宫内节育器和含药宫内节育器等。含铜宫内节育器是通过释放铜离子来影响精子的活动和生存能力,从而阻止受精;含药宫内节育器则是缓慢释放孕激素等药物,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不利于精子穿透,同时影响子宫内膜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着床。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避孕有效率不同,一般在90%以上。它适用于已生育且无禁忌证的女性,对于有严重子宫畸形、急性盆腔炎、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等情况的女性不适合使用。年龄方面,一般建议生育后且身体状况稳定的女性可考虑放置,对于年轻未生育女性需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放置。
(三)激素避孕法
1.口服避孕药
原理:口服避孕药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排卵,同时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和子宫内膜环境来达到避孕目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有效率很高,接近100%,但需要规律服用。对于健康的育龄女性,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或肾炎、恶性肿瘤、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者、哺乳期等。不同年龄的女性,只要符合适应证且无禁忌证均可考虑使用,但需要注意随着年龄增长,一些健康风险可能增加,如35岁以上长期吸烟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注射用避孕药
原理:通过肌肉注射孕激素或雌孕激素复合制剂来抑制排卵,其避孕机制与口服避孕药类似。避孕有效率较高,一般在99%左右。适用于不能坚持每日服药的女性等情况。禁忌证与口服避孕药类似,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栓性疾病等情况的女性不适合使用。年龄方面,一般适用于成年女性,使用时需考虑其健康状况,如年轻女性如果有血栓风险因素需谨慎评估。
3.皮下埋植避孕法
原理:将含有孕激素的硅胶囊管埋植于皮下,缓慢释放孕激素,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和子宫内膜,从而达到避孕目的。避孕有效率可达99%以上。适用于需要长期避孕且不能耐受口服避孕药等方法的女性。禁忌证包括严重肝肾疾病、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严重高血压等。年龄上一般适用于成年女性,对于年龄过小的女性,由于其生殖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稳定,需谨慎考虑,且埋植后需定期随访观察身体状况。
(四)自然避孕法
1.基础体温法
原理:女性的基础体温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变化,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通过每天测量基础体温并绘制图表,根据体温的变化来判断排卵日期,从而避开排卵前后的易受孕期进行避孕。这种方法的避孕有效率较低,约为70%-80%,因为体温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睡眠、疾病等,所以需要长期坚持记录和准确判断。适用于有一定健康知识且能严格按照要求测量基础体温的女性,对于生活不规律、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睡眠等情况的女性不太适用,年龄上无严格限制,但需要女性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宫颈黏液观察法
原理:宫颈黏液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排卵前宫颈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长,排卵后宫颈黏液变得黏稠、浑浊。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来推测排卵日期,从而避开易受孕期避孕。其避孕有效率也不高,约为70%-80%左右,因为宫颈黏液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疾病等,需要女性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适用于能够仔细观察宫颈黏液变化并掌握相关规律的女性,对于不善于观察或者观察不准确的女性效果不佳,年龄上无严格限制,但同样需要女性有较好的自我观察和判断能力。
二、不同人群的预防怀孕建议
(一)年轻女性
1.一般情况:年轻女性如果有避孕需求,可优先考虑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无禁忌证情况下),其避孕效果好且对月经周期有一定调节作用。但需要注意规律服用,避免漏服。同时,也可以选择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避孕套除了避孕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是较为安全的选择。对于有长期避孕需求且无禁忌证的年轻女性,皮下埋植避孕法也是一种可选方案,但埋植后需定期检查埋植剂的情况以及身体的健康状况。
2.特殊情况:如果年轻女性有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不能使用激素避孕法,应优先选择避孕套或宫内节育器(已生育女性)等非激素避孕方法。对于有性传播疾病风险较高的年轻女性,使用避孕套是非常重要的避孕及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措施。
(二)已婚已生育女性
1.一般情况:已婚已生育女性可选择宫内节育器作为长期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较好,且一次放置可长期避孕。但放置宫内节育器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B超等,排除禁忌证。同时,放置后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宫内节育器的位置等情况。
2.特殊情况:如果已婚已生育女性有子宫畸形等情况不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则可以选择长效避孕针剂或皮下埋植避孕法等。但需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如患有血栓性疾病的女性不适合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方法。
(三)哺乳期女性
1.一般情况:哺乳期女性避孕需要考虑对乳汁分泌和婴儿的影响。一般不建议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方法,因为雌激素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可选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产后42天且子宫恢复良好者)等方法。避孕套是比较安全的选择,既能避孕又不影响乳汁分泌和婴儿健康。
2.特殊情况:如果哺乳期女性选择宫内节育器,需要在产后42天进行放置,放置前要确保子宫恢复良好,且无感染等情况。同时,放置后要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四)围绝经期女性
1.一般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但仍有排卵可能,需要避孕。可选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方法。避孕套是较为安全的选择,同时还能减少性传播疾病风险。对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围绝经期女性,需要定期检查宫内节育器的情况,因为围绝经期子宫萎缩可能会导致宫内节育器异位等情况。
2.特殊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如果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使用自然避孕法难度较大,所以应优先选择屏障避孕法或宫内节育器等可靠的避孕方法。同时,围绝经期女性身体各方面机能开始衰退,在选择避孕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健康状况,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时,要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