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分期及其特点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Ⅰ期肾脏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GFR明显升高,肾脏体积增大;Ⅱ期肾小球基底膜开始增厚,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尿常规无明显异常,UAER正常;Ⅲ期UAER间歇性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加重,GFR轻度降低;Ⅳ期UAER持续大于300μg/min或300mg/24h,出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水肿等,GFR逐渐降低;Ⅴ期GFR明显降低,小于15ml/min,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表现及多种并发症,各期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儿童与老年患者在各期表现及受影响程度有差异,性别不是关键影响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长期控制差的病史会促使病情发展。

一、糖尿病肾病Ⅰ期

(一)特点

1.肾脏形态功能变化:此期肾脏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升高,可较正常增加30%-50%。肾脏体积增大,微观上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扩张,系膜区轻度增宽,但无明显病理结构损伤的临床症状。从年龄角度看,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若处于早期高血糖阶段,都可能出现这种高滤过状态,男性和女性并无显著差异,主要与高血糖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生活方式上若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血糖升高,进而促进该期发展。

(二)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较快进入Ⅰ期,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糖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为敏感;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本身有一定的生理性衰退,高血糖更容易打破原本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平衡,促使进入Ⅰ期。

性别:性别差异在此期不显著,主要是高血糖水平是关键影响因素,无论男女,血糖持续升高都会引发肾脏高灌注、高滤过。

生活方式:长期高热量、高糖饮食,缺乏规律运动,会使血糖居高不下,持续作用于肾脏,导致肾脏处于高滤过状态,加速Ⅰ期的发展。

病史:有糖尿病病史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更易出现肾脏高滤过,进而进入Ⅰ期。

二、糖尿病肾病Ⅱ期

(一)特点

1.病理及功能表现:肾小球基底膜开始增厚,系膜基质轻度增宽,但尿常规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正常,在静息状态下小于20μg/min或30mg/24h。肾脏的形态和功能在临床上仍无明显症状,但肾脏已有微观病理改变,GFR可能仍高于正常或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从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发展到Ⅱ期的时间可能不同,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持续不佳,可能较快从Ⅰ期进展到Ⅱ期;老年患者由于肾脏储备功能下降,相对可能进展稍慢,但最终都会出现基底膜增厚等改变。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肾脏逐步损伤有关,生活方式中持续高糖摄入、运动不足等会持续损伤肾脏结构,促使Ⅱ期发展。

(二)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儿童糖尿病患者因为生长代谢活跃,高血糖对肾脏基底膜的损伤相对更迅速,较易从早期进入Ⅱ期;老年患者肾脏本身的修复能力减弱,在高血糖持续作用下,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相对缓慢,但最终会发展到Ⅱ期。

性别:性别不是Ⅱ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高血糖的持续时间和控制情况是更重要的因素,无论男女,高血糖都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逐步增厚。

生活方式:长期保持高糖饮食、缺乏运动,会使血糖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持续刺激肾脏,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推动Ⅱ期的发展。

病史: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的患者,更易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改变,进入Ⅱ期。

三、糖尿病肾病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

(一)特点

1.尿白蛋白排泄变化:UAER处于间歇性增高状态,在30-300μg/min或30-300mg/24h之间,通常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而在静息状态下可能恢复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滤过功能开始出现相对早期的异常改变,GFR可能轻度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年龄方面,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随着病程进展,可能较快进入Ⅲ期,因为儿童肾脏对高血糖的反应更敏感;老年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衰退,Ⅲ期的发展可能相对隐匿,但一旦出现UAER的变化,提示肾脏已有较为明显的早期损伤。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与高血糖导致的肾脏白蛋白排泄调节紊乱有关,生活方式中持续的高糖摄入、缺乏运动等会使UAER进一步波动升高,促使Ⅲ期发展。

(二)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旺盛,高血糖对肾脏白蛋白排泄调节机制的影响更显著,较易进入Ⅲ期;老年患者肾脏的白蛋白排泄调节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在高血糖持续作用下,更容易出现UAER的异常波动,进入Ⅲ期。

性别:性别不是Ⅲ期发展的主导因素,高血糖水平和持续时间是关键,无论男女,高血糖都会干扰肾脏白蛋白的正常排泄,导致UAER异常。

生活方式:长期高糖饮食使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运动不足导致身体代谢紊乱,都会影响肾脏对白蛋白的排泄调节,促使Ⅲ期的发展。

病史: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更易出现UAER的间歇性增高,进入Ⅲ期。

四、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

(一)特点

1.大量蛋白尿表现:UAER持续大于300μg/min或300mg/24h,尿蛋白定性试验多为+++至++++,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可伴有水肿,多为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硬化程度加重,肾脏滤过功能明显下降,GFR逐渐降低。年龄方面,儿童糖尿病患者若发展到Ⅳ期,由于儿童肾脏的代偿能力相对有限,大量蛋白尿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较快出现肾功能的显著下降;老年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已有一定程度减退,在进入Ⅳ期后,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可能相对较快。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主要与大量蛋白尿导致的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有关,生活方式中持续的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会加重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促使Ⅳ期病情进展。

(二)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儿童糖尿病患者肾脏代偿能力弱,大量蛋白尿对其肾功能影响大,易快速出现肾功能显著下降;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减退,进入Ⅳ期后肾功能恶化速度相对快。

性别:性别不是Ⅳ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大量蛋白尿及肾脏损伤是主要问题,无论男女,大量蛋白尿都会导致肾脏进一步损伤。

生活方式:持续高糖饮食使血糖难以控制,加重肾脏损伤,导致大量蛋白尿;缺乏运动使水肿等症状加重,促使Ⅳ期病情进展。

病史:糖尿病病史长且控制差的患者,更易进入Ⅳ期,出现大量蛋白尿等严重表现。

五、糖尿病肾病Ⅴ期(肾衰竭期)

(一)特点

1.肾功能严重受损:GFR明显降低,小于15ml/min,患者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表现,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废物潴留,可伴有贫血、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肾脏结构严重破坏,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等广泛存在。年龄方面,儿童糖尿病患者进入Ⅴ期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肾功能衰竭对其全身各系统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老年患者本身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肾功能衰竭后病情更为复杂,预后相对更差。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主要与长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至晚期,肾脏功能完全丧失有关,生活方式此时对病情的影响主要是在基础疾病管理方面,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并发症。

(二)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儿童糖尿病患者进入Ⅴ期,因生长发育受肾功能衰竭影响严重,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老年患者多伴其他基础病,肾功能衰竭后病情复杂,预后差。

性别:性别不是Ⅴ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长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至晚期致肾功能丧失。

生活方式:此时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影响基础疾病管理,加重并发症,应尽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辅助基础疾病控制。

病史:糖尿病病史长且控制极差的患者,更易进入Ⅴ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表现。

了解疾病
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一般是指患者年龄≥60岁的糖尿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改变是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改变主要表现在肾脏的病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具体如下:1.病理结构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肾小球可能出现轻度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包括结节性硬化等,这是糖尿病肾病晚期的典型病理特征。另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它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功能
糖尿病人能吃江米粽子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若是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适量吃江米粽子;若是血糖控制不佳,通常不建议吃江米粽子。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稳定且达标,通常可以适量吃江米粽子。江米粽子含有矿物质、维生素、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其可以为身体提供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佳或波动较大,一般不可以食用江米粽子。江米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得糖尿病肾病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病的原因有很多,具体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医学上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是患者在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下,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而引发的肾脏疾病。主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遗传因素,根据相关的统计计算,男性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比例要比女性高。美国曾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白人进行过糖尿病肾病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非洲和墨西哥人的白
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尿酸性肾病是指体内的尿酸代谢异常,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有尿酸结石、尿酸升高以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水肿、小分子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尿酸性肾病患者在治疗方面应该积极控制尿酸水平,如伴有肾损伤,建议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保肾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改善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延缓肾衰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侯立城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是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尿蛋白,如果多次检查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在20到200微克每分钟之间,就可以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需要及时接受医生的对症治疗,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医生。还要对饮食做出调整,不要吃含糖分高的食物,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