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一种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回避情感深度接触与依赖的心理学人格特征,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一种。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与早期亲子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如果婴幼儿时期未获得父母稳定的情感回应(如忽视、拒绝或过度控制),个体可能发展出自我保护机制——通过抑制情感需求、回避亲密接触来避免潜在伤害。这类人群在亲密关系中常表现出矛盾行为,既渴望情感连接,又因恐惧被拒绝或受伤而主动疏离,具体表现为情感表达抑制、过度强调独立、回避承诺、对伴侣亲近行为产生抵触等。
该人格特征可能引发孤独感、关系不稳定及心理健康风险,如长期情感压抑可能增加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病概率。治疗需通过专业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依恋修复治疗等)帮助个体识别防御机制、重建对亲密关系的信任,同时结合社交技能训练逐步改善人际关系模式。早期识别与系统治疗对预防慢性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