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可能预示的疾病为肠道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肠道肿瘤等。
1.肠道感染性疾病
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且病情迁延不愈。慢性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症状相对较轻,以果酱样大便为特点。
2.炎症性肠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患者除腹泻外,还可能有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还可能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症状。
3.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
如乳糖不耐受,因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分解乳糖,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时,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会导致慢性腹泻,粪便常呈油腻状。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胃肠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患者还可能伴有多汗、心悸、手抖、消瘦、烦躁等症状。
5.肠道肿瘤
结肠癌、直肠癌等肠道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慢性腹泻,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便血、腹痛、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需警惕肠道肿瘤的可能。
此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病变,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引起糖尿病性腹泻。这种腹泻常呈间歇性,可与便秘交替出现,还可能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