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可能包括上腹隐痛不适、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反酸烧心、食欲减退乏力、便秘腹泻交替等,治疗方法则包括饮食调整、抑酸与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动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生活习惯等。
一、症状
1、上腹隐痛不适
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剑突下,呈隐痛、胀痛或烧灼感,常因进食冷食、硬食或刺激性食物诱发,空腹时可能减轻,但易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2、餐后饱胀早饱
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胃部胀满,无法继续进食,或进食速度明显减慢,常伴随嗳气(打嗝)增多,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饮食量,导致体重轻微下降。
3、恶心反酸烧心
部分患者会出现晨起或餐后恶心感,可能伴随呕吐少量胃内容物;胃酸分泌过多时,会感到胸骨后灼热感(烧心),尤其在弯腰、平躺或腹压增高时加重。
4、食欲减退乏力
对食物兴趣降低,主动进食意愿减弱,长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同时因消化功能下降,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非特异性症状。
5、便秘腹泻交替
少数患者因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时而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时而腹泻(大便稀溏、次数增多),或两者交替出现。
二、治疗方法
1、饮食调整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酸性、过甜及产气食物的摄入,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等,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睡前过晚进食,减轻胃部负担。
2、抑酸与保护胃黏膜
对于反酸、烧心、腹痛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抑酸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
3、促进胃肠动力
若存在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4、根除幽门螺杆菌
若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5、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避免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情绪影响胃肠功能。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可能提示胃黏膜严重损伤或并发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