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突出疼痛表现,包括持续性多种样疼痛且程度不一,影响睡眠和生活,老年及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现;还有痛觉过敏(皮肤对刺激异常敏感)和痛觉超敏(无明显刺激也自发疼痛且范围可变)的感觉异常表现;原发皮疹愈合后局部皮肤有颜色改变(色素沉着或减退)、质地变化(粗糙、变薄等)。
一、疼痛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突出的表现是疼痛,多为持续性的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在原皮疹区域或附近持续存在,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年龄较大的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疼痛往往更顽固;长期患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疼痛可能更容易迁延不愈。
二、感觉异常表现
1.痛觉过敏:皮肤对正常的轻触、温度变化等刺激变得异常敏感,即使是衣服的轻轻摩擦或微风拂面,也会引发强烈的疼痛感觉。例如,原本轻柔的触碰在患者身上却如同尖锐物体刺痛,这种情况在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神经本身已存在一定损伤基础的患者中可能更易出现,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使神经对刺激的感知阈值降低。
2.痛觉超敏:患者对疼痛的感受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在没有明显刺激的情况下也会自发出现疼痛,且疼痛的范围可能会有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或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对于长期精神压力较大、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神经的敏感性可能更高,更容易出现痛觉超敏的情况。
三、皮肤表现
在带状疱疹原发皮疹愈合后,局部皮肤可能会遗留一些改变,比如皮肤颜色的改变,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皮肤质地也可能发生变化,变得粗糙、变薄等。有过严重带状疱疹发作且恢复后未得到良好护理的患者,皮肤的这些改变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皮肤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需要更长时间来修复和恢复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