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有呼吸频率改变,婴儿等不同人群呼吸频率表现不同;患者有气促表现且活动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出现发绀,新生儿、女性等有不同观察特点;早期肺部体征可能不明显,有呼吸音增粗、肺底部少量湿啰音等,需注意与相关人群原有体征鉴别。
一、呼吸频率改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常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可大于20次/分钟。这是因为肺部发生病变,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机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通气量,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婴儿呼吸频率正常范围与儿童、成人不同,婴儿正常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若婴儿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此范围,需高度警惕,因为婴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呼吸频率变化更为敏感。
二、气促表现
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这种气促在活动后可能会加重,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时,气促表现可能会比平时更明显,因为其原本的肺功能基础较差,气体交换能力已受限,此时病情进一步恶化会使气促症状凸显。
三、发绀情况
部分患者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在新生儿群体中,发绀可能更难早期发现,因为新生儿皮肤较薄,甲床等部位观察相对不直观,需密切观察口唇颜色等细微变化,一旦发现口唇发紫等情况,要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可能。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整体状态可能有一定变化,但发绀表现仍需基于缺氧导致的血液改变来判断,若出现异常发绀,同样要排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肺部体征早期变化
早期肺部体征可能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在肺底部可听到少量湿啰音。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本身呼吸音可能就相对粗,此时需要注意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呼吸音变化相鉴别,若在原有基础上出现湿啰音等新的体征变化,要考虑可能存在肺部病变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