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1岁以下婴幼儿可疝带压迫观察,1岁以上通常手术,嵌顿需紧急手术,手术有传统和无张力修补术。不同年龄治疗有考虑因素,术后要护理伤口、注意饮食、定期随访。
一、非手术治疗
小儿疝气中,1岁以下的婴幼儿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采用疝带压迫的方法。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使用疝带时要注意正确佩戴,压迫疝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但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因压迫过紧导致皮肤损伤。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1岁以上的小儿疝气通常不能自愈,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若小儿疝气发生嵌顿(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伴有剧烈疼痛,还可伴有呕吐、腹胀等肠梗阻表现),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紧急手术。
2.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是通过缝合修补疝环口来治疗疝气,是较为经典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高分子补片进行修补,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对于小儿患者,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片材料,尽量减少手术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疝气治疗的考虑因素
婴幼儿期:1岁以下有自行愈合可能时优先观察,采用疝带压迫等非手术方式,密切关注疝块情况及局部皮肤状况,因婴幼儿皮肤娇嫩,疝带压迫时要确保压迫适度且定期检查皮肤。
1岁以上:多需手术治疗,要综合评估患儿全身状况,如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对患儿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对更具优势,但也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决定。
小儿疝气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因为哭闹会增加腹压,不利于伤口愈合,甚至可能导致疝气复发。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饮食:术后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避免食用易引起便秘的食物,防止因便秘用力排便增加腹压。
随访:定期带患儿进行随访,了解恢复情况,一般术后短期内要多次复诊,观察疝气有无复发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