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梦游的症状
儿童梦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特定阶段,表现为睡眠中起身活动、动作有简有繁、持续数分钟且次日无记忆,梦游时心率呼吸有变化、肌肉张力不协调,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需与夜惊等睡眠障碍区分
一、睡眠中的异常行为表现
儿童梦游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特定阶段,多表现为睡眠中突然起身,双眼睁开但目光呆滞,像在梦游状态,可能会在房间内走动,甚至做出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比如开门、搬动物品等,但一般不会有危险的过激行为,不过也有少数儿童可能会出现攀爬等相对危险的举动。这种行为往往持续数分钟,然后儿童又会自行回到床上继续睡眠,次日醒来通常对梦游时的行为没有记忆。
二、伴随的生理现象
1.心率与呼吸:在梦游发生时,儿童的心率和呼吸会有所变化,心率可能会比正常睡眠时稍有增快,呼吸频率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总体仍处于相对平稳的睡眠相关生理指标范围内,不过相较于深度睡眠时还是会有一定波动。
2.肌肉张力:肌肉张力在梦游时会有所不同,儿童在走动等动作时肌肉会有一定的收缩和舒张,但整体肌肉张力处于一种相对不协调但又能完成简单动作的状态,不同于清醒时正常的肌肉控制状态。
三、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
1.幼儿期(1-3岁):此阶段儿童梦游时动作相对简单,可能只是在床上翻身、坐起等,且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2分钟左右,可能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睡眠周期不稳定有关,这一时期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睡眠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其从床上掉落等情况发生。
2.学龄前期(3-6岁):这一阶段儿童梦游的动作可能会稍复杂些,有的会尝试走出房间,由于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好奇心但自我保护意识还较弱,所以家长更要加强睡眠环境的防护,比如确保房间门窗安全、移除可能导致儿童受伤的物品等。
3.学龄期(6-12岁):学龄期儿童梦游时可能会有更连贯的动作表现,比如能在房间内较为平稳地走动,不过总体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梦游的发生频率可能会逐渐降低,这与儿童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睡眠周期趋于稳定有关,但仍需关注儿童在梦游时的安全情况。
四、与其他睡眠障碍的区别
儿童梦游需要与夜惊等其他睡眠障碍区分开来。夜惊通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阶段,儿童会突然尖叫、哭闹,表现出极度惊恐的状态,双眼瞪大但难以唤醒,心率、呼吸明显增快,一般持续1-10分钟,醒来后对夜惊过程几乎没有记忆;而梦游主要是睡眠中起身活动,行为相对有一定目的性但又不清晰,通过这些不同的表现可以对儿童梦游进行初步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