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的处理包括明确病原体,病毒感染多对症支持治疗,不同人群表现处理有差异,细菌感染需选合适抗菌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有止咳祛痰、氧疗、呼吸支持等,不同年龄患者方式有别;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饮食及传染性疾病的隔离防护,不同年龄人群休息饮食及隔离防护要求不同。
一、明确病原体
1.病毒感染:若为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病毒等,可根据具体病毒类型评估是否有针对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可能,但多数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病毒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及处理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病毒后可能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老年人本身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毒感染更易导致病情加重。
2.细菌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需依据经验或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合适抗菌药物,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相应敏感抗生素,不同年龄、基础疾病不同的人群选用抗菌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比如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选择抗菌药物要避免影响其器官发育。
二、对症支持治疗
1.止咳祛痰:对于有咳嗽、咳痰症状者,可使用祛痰药物,如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导致的咳嗽,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药物。不同年龄患者止咳祛痰的方式有别,儿童咳痰能力较弱,可采用拍背等物理方法辅助排痰;老年人若有基础肺部疾病,祛痰需更谨慎,防止痰液排出不畅导致窒息等风险。
2.氧疗: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需进行氧疗,根据患者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不同年龄人群对氧疗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儿童在氧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血管等多系统疾病,氧疗时要注意对循环系统等的影响。
3.呼吸支持:病情较重出现呼吸衰竭等情况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手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实施呼吸支持时,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的气道、胸廓等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等需更精准;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呼吸支持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相关并发症。
三、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要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热量、蛋白质等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不同年龄人群休息和饮食需求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均衡全面的营养;老年人消化功能可能减退,饮食需更注重易消化。
2.隔离与防护:如果是具有传染性的下呼吸道感染,如某些病毒性肺炎等,要做好隔离防护措施,防止疾病传播。不同人群在隔离防护中的具体要求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做好隔离防护相关事宜,老年人在隔离期间要保障生活等各方面的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