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和癌症的区别有哪些
恶性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具侵袭和转移性的疾病统称,涵盖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癌症狭义主要指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广义可与恶性肿瘤通用;儿童、老年人、女性、男性患恶性肿瘤各有特点,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和有恶性肿瘤家族史人群需重视防癌筛查。
一、定义层面
恶性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且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其细胞不受控制地无序生长,可侵犯周围组织并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例如肺癌细胞可从肺部原发部位转移到脑部等其他器官。
癌症:是恶性肿瘤中的一大类,狭义上的癌症主要是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等。但广义上有时也可和恶性肿瘤通用。
二、范围层面
恶性肿瘤: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上皮组织来源的癌、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以及造血淋巴组织来源的白血病、淋巴瘤等多种类型。比如骨肉瘤属于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造血淋巴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癌症:主要聚焦于上皮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相对而言范围较窄。
三、组织起源层面
恶性肿瘤:包括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癌、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起源于造血淋巴组织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等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
癌症:仅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上皮组织分布于身体表面和各种管腔、囊腔的内表面等,如皮肤上皮、胃肠道上皮等起源的恶性肿瘤属于癌症范畴。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恶性肿瘤有其自身特点,比如神经母细胞瘤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儿童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权衡疗效与对儿童未来生长、发育、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在化疗药物的使用上,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小且有效的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患恶性肿瘤时,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比如对于老年肺癌患者,若同时患有糖尿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女性在患妇科相关恶性肿瘤方面有其特殊性,如乳腺癌、宫颈癌等,需要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进行筛查和防治。男性在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发生上相对更具特点,筛查和诊断时要考虑男性的生理结构等因素。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升高,这类人群需要更加重视防癌筛查,定期进行胸部CT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恶性肿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更密切地进行相关癌症的筛查,比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要更早且更频繁地进行乳腺筛查,如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乳腺恶性肿瘤相关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