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发病受遗传、激素、环境、感染等因素影响,约10%与遗传因素相关,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使患病风险升高且发病年龄可能较早;激素方面持续排卵、未生育等及长期单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会增加风险;环境中接触化学物质如滑石粉、石棉及高脂肪饮食等可增加风险,高纤维饮食有一定预防作用;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发病有关但机制不明
一、遗传因素
1.相关情况:约10%的卵巢癌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比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这两种基因突变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升高。研究表明,BRCA1突变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约为15%-65%,BRCA2突变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约为10%-44%。这类遗传因素导致的卵巢癌,在有家族卵巢癌病史的人群中更易出现,且可能呈现家族聚集性。从年龄角度看,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女性发病年龄可能相对较早,一般在50岁之前发病的比例较高。
二、激素因素
1.排卵因素:持续排卵会使卵巢表面上皮不断损伤与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突变,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未生育、晚生育(如35岁以上首次生育)、不育等情况会增加排卵次数,从而使卵巢癌发病风险升高。例如,未生育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比已生育女性高。从激素水平调节来看,长期不排卵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而过高的雌激素对卵巢上皮有刺激作用,长期刺激可能引发癌变。
2.激素替代治疗:长期使用雌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且不联合使用孕激素,可能增加卵巢癌风险。研究发现,单独使用雌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5年以上,卵巢癌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雌激素长期作用于卵巢,影响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干扰卵巢的细胞代谢等过程,进而增加癌变几率。
三、环境因素
1.化学物质接触: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增加卵巢癌风险,如滑石粉、石棉等。长期接触石棉的人群,卵巢癌发病风险较一般人群有所升高。滑石粉如果被人体摄入或长期接触卵巢表面,可能会对卵巢细胞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细胞的正常基因表达等,从而增加癌变可能性。从生活方式角度,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这些化学物质接触风险,如石棉厂工作等,就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长期暴露。
2.饮食因素:高脂肪饮食可能与卵巢癌发病有关。有研究表明,高脂肪摄入人群患卵巢癌的风险高于低脂肪摄入人群。这是因为高脂肪饮食会影响体内激素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导致体内一些与卵巢癌相关的激素水平或代谢产物发生改变,进而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而高纤维饮食可能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调节肠道功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重吸收等,从而间接降低卵巢癌风险。
四、感染因素
1.某些病毒感染:有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卵巢癌发病存在关联。例如,某些逆转录病毒感染可能影响卵巢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等。但目前相关机制还不是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感染途径来看,如果女性长期处于病毒感染的环境中,或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就可能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