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梦游是咋回事怎么治疗
小孩梦游多见于3-12岁儿童,发生机制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遗传、睡眠不足或环境改变、心理因素有关,治疗包括保证充足规律睡眠、营造安全环境等一般治疗,唤醒干预、调整睡眠习惯等行为治疗,若频繁发生等需就医评估,一般不首先药物治疗,特殊情况谨慎考虑药物,家长对有家族史等情况的小孩要密切关注保障其睡眠安全健康
一、小孩梦游是咋回事
小孩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多见于3-12岁儿童。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儿童在3-12岁期间,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睡眠时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不能有效扩散到皮质下中枢,容易出现梦游现象。例如,有研究发现,处于该年龄段的儿童,其大脑中负责睡眠调控和行为控制的区域发育还不完全,使得梦游更容易发生。
遗传因素:部分小孩梦游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梦游的病史,那么小孩发生梦游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研究表明,约15%的梦游儿童有家族梦游史,提示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睡眠不足或睡眠环境改变:小孩睡眠不足时,大脑神经功能容易紊乱,可能诱发梦游;睡眠环境突然改变,如更换睡觉场所等,也可能导致小孩出现梦游情况。比如,有的小孩到陌生的地方睡觉,由于对环境不适应,可能会出现梦游现象。
心理因素:小孩在生活中如果面临较大的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如学业压力、家庭关系变化等,也可能引发梦游。例如,当小孩在学校受到批评或者与小伙伴发生矛盾后,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夜间睡眠时就可能出现梦游表现。
二、小孩梦游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让小孩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建立固定的睡眠作息时间。例如,学龄儿童每天需要保证9-12小时的睡眠时间,通过规律的睡眠,有助于稳定大脑的神经功能,减少梦游发生的频率。
营造安全的睡眠环境:确保小孩睡眠的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导致小孩受伤的物品。比如,将床边的尖锐物品挪走,在窗户上安装防护栏等,防止小孩在梦游时发生意外。
行为治疗
唤醒干预:当发现小孩梦游时,不要强行唤醒小孩,因为突然唤醒可能会使小孩出现惊恐、躁动等情况。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轻轻地引导小孩回到床上继续睡觉。随着小孩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梦游情况可能会自行改善。
睡眠习惯调整:白天避免小孩过度疲劳,睡前避免小孩观看过于刺激的电视节目或玩过于兴奋的游戏等。通过调整白天的活动和睡前的行为,帮助小孩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减少梦游的发生。
就医评估与特殊情况处理:如果小孩梦游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小孩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或者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梦游时出现攻击性行为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因素。但一般不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只有在非常特殊且经过谨慎评估后,才会考虑是否使用药物来辅助治疗梦游情况。对于有家族梦游史等特殊情况的小孩,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小孩的睡眠状况,遵循上述一般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原则,保障小孩的睡眠安全和健康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