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诊断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增强CT、MRI及MRCP等;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有CA19-9等;病理学检查有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不同检查各有特点及对不同人群的相关要求。
一、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是胰腺癌筛查的常用初筛手段,可初步观察胰腺形态、大小及有无占位等情况,但对于小的胰腺癌可能难以清晰显示,其优势在于简便、无辐射,可作为常规初步检查,不过受肠道气体等因素干扰较大,对胰腺深部病变显示受限。对于有胰腺癌高危因素(如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病史、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等)的人群,也可作为定期筛查项目之一,年龄方面一般无绝对限制,但儿童等特殊人群若有相关症状也可进行检查,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2.增强CT:能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病灶的形态、大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可更好地分辨胰腺组织与病变组织,有助于判断肿瘤分期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对比剂剂量等,但一般成年人可常规进行此项检查,能较为准确地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对胰腺癌的确诊有重要价值,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胰腺导管内病变等的显示有优势。MRCP则可以清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形态,对于判断胰胆管是否受肿瘤侵犯等有重要意义。在年龄方面,儿童等特殊人群若病情需要也可进行检查,但需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1.CA19-9:是胰腺癌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是绝对的,在胰腺癌患者中CA19-9水平常升高,但在胰腺炎、胆道梗阻等其他疾病时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不过,联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时,对胰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对于不同年龄人群,CA19-9的正常参考范围可能无明显年龄差异,但在分析结果时需结合患者具体临床情况。例如,对于有胰腺癌高危因素且CA19-9明显升高的患者,需进一步完善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2.CA242、CA50等其他标志物:CA242、CA50等也可作为胰腺癌辅助诊断的标志物,在某些情况下与CA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单独依靠这些标志物不能确诊胰腺癌,需要结合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三、病理学检查
1.穿刺活检:对于通过影像学检查怀疑为胰腺癌的病灶,可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组织,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否为胰腺癌。穿刺活检有细针穿刺等不同方式,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提高取材的准确性。在特殊人群方面,如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时,需评估其穿刺风险,谨慎进行;儿童患者进行穿刺活检需特别谨慎,需充分权衡利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2.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对于通过手术切除胰腺病变组织的患者,切除后的标本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重要信息,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处理需根据其自身机体状况等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儿童患者进行胰腺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专业儿科及外科团队的协作下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