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前列腺癌有多种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者,风险与心肺功能等有关)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适合身体条件差不适合腹腔镜者,创伤大恢复慢);放射治疗有外照射放疗(分根治性和姑息性,可致副作用需监测反应)和近距离放疗(适合身体状况较好者,需评估分期等并随访);内分泌治疗包括药物去势(需关注副作用及监测相关指标)和抗雄激素治疗(需关注肝功能等);身体状况差预期寿命短者可选择观察等待,需监测相关情况并关注心理状态。
一、手术治疗
1.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预期寿命较长的70岁老人。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前列腺,能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组织,保留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但手术风险会因老人的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有所不同。若老人心肺功能良好,手术成功概率相对较高;若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手术风险会增加,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2.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对于一些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70岁老人可能会考虑此术式。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来切除前列腺,术后恢复相对腹腔镜手术可能会慢一些,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对老人的身体创伤更大,恢复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包括切口愈合情况、排尿功能恢复等。
二、放射治疗
1.外照射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70岁老人,外照射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来杀灭前列腺癌细胞。它可以分为根治性外照射放疗和姑息性外照射放疗。根治性外照射放疗适用于适合根治性治疗但无法耐受手术的老人,通过精确的放疗计划,将射线聚焦在前列腺部位,杀灭肿瘤细胞。姑息性外照射放疗主要用于缓解骨转移等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外照射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这与老人的个体差异有关,老人在放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等,以减轻副作用。
2.近距离放疗:也称为种子植入放疗,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组织内进行近距离照射。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70岁老人可考虑,但需要严格评估前列腺癌的分期等情况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的副作用相对外照射放疗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关注粒子植入后的局部反应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老人在治疗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以及局部组织的情况。
三、内分泌治疗
1.药物去势:通过使用药物来抑制雄激素的产生或作用,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常用的药物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等。对于70岁老人,需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如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变化等。老人在使用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骨密度、血脂、血糖等指标,适当补充钙剂等,以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
2.抗雄激素治疗:与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进一步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同样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可能影响肝功能等,老人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乏力、黄疸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四、观察等待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70岁老人,可能会选择观察等待策略。需要密切监测PSA水平、前列腺癌的影像学变化以及老人的症状等。如果老人出现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加重时,再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在观察等待期间,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让老人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