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胰腺癌疼痛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药物止痛方面有阿片类药物用于中重度疼痛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轻度或辅助中重度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包括神经阻滞和射频消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缓解局部疼痛;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缓解疼痛;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入提高耐受能力,舒适护理提供舒适体位减少疼痛加剧。
一、药物止痛
1.阿片类药物:是晚期胰腺癌疼痛控制的主要药物,如吗啡等,通过与体内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缓解中重度疼痛,适用于大多数癌性疼痛患者,但需注意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且可能会有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要密切关注呼吸抑制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年轻患者不同。
2.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可用于轻度疼痛的缓解,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用于中重度疼痛的辅助治疗,但有胃肠道反应风险,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胃肠道出血等情况。
二、微创介入治疗
1.神经阻滞: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阻断神经传导来达到止痛目的。例如腹腔神经丛阻滞,研究表明对于胰腺癌导致的上腹部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能耐受操作的患者适用,但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等,需在操作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
2.射频消融:利用射频能量破坏神经组织来缓解疼痛,对于特定部位的神经相关疼痛有一定疗效,适用于合适的胰腺癌晚期疼痛患者,但要考虑患者的身体一般状况和肿瘤侵犯神经的具体情况,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时需谨慎评估是否能耐受该治疗。
三、放疗止痛
1.外照射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及周围组织,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对于局部肿瘤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患者对放疗的反应不同,有的患者可能在放疗后数天至数周内疼痛逐渐减轻,但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放疗时要注意监测血象等指标变化,因为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等相对较弱。
四、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间接缓解疼痛感受。对于存在明显心理因素影响疼痛感知的患者,如焦虑情绪较重的患者,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对疼痛的缓解有积极作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都可能从心理干预中受益,尤其是那些长期受疼痛困扰导致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
2.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减轻肌肉紧张,从而缓解因肌肉紧张导致的疼痛加重情况。对于生活方式较为紧张、肌肉容易处于紧张状态的患者适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可以通过练习放松训练来改善疼痛相关的身体状态。
五、营养支持与护理
1.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维持身体的基本代谢和机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胰腺癌晚期患者往往存在食欲减退等情况,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等方式进行,不同年龄患者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需要注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合理补充,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来应对疼痛。
2.舒适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定期帮助患者翻身等,减少因体位不适导致的疼痛加剧。对于长期卧床的胰腺癌晚期患者,舒适的体位护理尤为重要,不同性别患者在体位舒适方面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但都需要关注,以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间接缓解疼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