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原因多样,包括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气道异物吸入、胸膜疾病(如胸膜炎)、心血管疾病(如左心衰竭)以及药物副作用、过敏因素等。不同原因引发咳嗽的机制和表现各有特点,如儿童易因上呼吸道感染、气道异物吸入等咳嗽,老年人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左心衰竭可致夜间咳嗽伴泡沫痰等。
一、呼吸道疾病相关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是导致咳嗽常见原因。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较成人更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且咳嗽症状可能更明显;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例如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多是上呼吸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反射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刺激物等。
2.急性支气管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如冷空气、粉尘等)引起支气管黏膜炎症。不同年龄段人群易患因素有别,儿童接触外界刺激物机会多且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更易因病毒感染引发急性支气管炎出现咳嗽;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支气管,也易患急性支气管炎导致咳嗽。炎症会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加,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
3.肺炎: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肺部引发炎症可致咳嗽。婴幼儿肺炎往往病情变化快,因为其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了感染后更易累及小气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细菌感染肺部后,引发肺部炎症反应,肺泡和支气管内有炎性渗出物,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气促等症状;老年人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咳嗽可能相对较轻,但更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气道异物相关原因
1.气道异物吸入:多见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因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咀嚼功能不完善,且好奇爱将小物件放入口中,易在哭闹、嬉笑时误吸异物进入气道。例如小珠子、花生米等异物进入气道后,会刺激气道黏膜,引起咳嗽,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紧急情况;成人也可能发生气道异物吸入,多因进食时说笑、工作时接触异物等情况,如进食瓜子时误吸等,异物刺激气道导致咳嗽。
三、胸膜疾病相关原因
1.胸膜炎: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起胸膜炎症。结核性胸膜炎时,结核菌感染胸膜,导致胸膜炎症反应,胸膜受到刺激会引起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同时可能伴有胸痛、发热、盗汗等症状;自身免疫性胸膜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胸膜时,也会出现咳嗽等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胸膜炎引发咳嗽的机制都是炎症刺激胸膜,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咳嗽反射。
四、心血管疾病相关原因
1.左心衰竭:左心功能不全时,肺循环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咳嗽。常见于老年人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发展至左心衰竭阶段。患者多在夜间睡眠时发作咳嗽,可伴有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泡沫样,严重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这是因为左心衰竭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升高,液体渗出到肺泡和支气管内引起相应症状。
五、其他原因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引起咳嗽副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等)。这类药物引起咳嗽的机制可能与体内缓激肽等物质蓄积有关,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的患者服用后很快出现干咳症状,停药后咳嗽多可缓解。
2.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气道过敏反应导致咳嗽,属于过敏性咳嗽。过敏体质人群更易发生,儿童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咳嗽症状可能较明显,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脱离过敏原环境后咳嗽多可减轻,同时可能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