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的引发因素包括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病毒感染以及全身性疾病影响。神经受压迫或损伤可由脊柱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或脱位)和胸廓病变(如胸膜炎、胸廓出口综合征)导致;病毒感染主要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激活损伤神经引发;全身性疾病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影响神经,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因自身免疫紊乱累及神经从而引发肋间神经痛。
一、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
1.脊柱病变相关:
椎间盘突出:当脊柱的椎间盘发生退变、损伤等情况时,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神经结构,若病变累及到胸部脊柱相关的椎间盘,就有可能对肋间神经产生压迫。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椎间盘退变,进而引发椎间盘突出,压迫肋间神经,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退变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一进程。
脊柱骨折或脱位:由于外伤等原因导致脊柱骨折或脱位,会直接压迫或损伤经过此处的肋间神经。比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严重外伤事件,可能造成脊柱的骨折或脱位,从而影响到肋间神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情况在有明确外伤史的人群中需要重点考虑。
2.胸廓病变相关:
胸膜炎: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性疾病,炎症的刺激可能波及到肋间神经。例如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菌感染引起胸膜炎症,炎症蔓延可刺激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是否接触结核杆菌等因素有关,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罹患结核性胸膜炎进而出现肋间神经痛。
胸廓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处的结构异常,如颈肋、前斜角肌痉挛等,可能压迫经过此处的神经血管束,其中就包括可能影响到肋间神经相关的神经传导。长期不良的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等,可能会诱发胸廓出口综合征,进而导致肋间神经痛,这种情况在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不良姿势习惯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二、病毒感染因素
1.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当人体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相应的皮肤区域并复制,引起神经的炎症、坏死等病变,从而导致肋间神经痛。例如,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肋间神经痛症状,表现为沿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剧烈疼痛,伴有皮肤疱疹等表现。儿童感染带状疱疹相对较少,但一旦感染,也可能出现肋间神经痛相关症状,其发病机制与成人相似,都是病毒激活后对神经的损伤。
三、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肋间神经也可能受到累及。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纤维发生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等,影响神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出现肋间神经痛。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发生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包括肋间神经痛的风险更高。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发生神经病变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因为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会影响神经对高血糖的耐受性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某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累及神经系统,导致肋间神经痛。风湿免疫性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包括神经组织,从而引起神经的炎症等病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有关,其病情活动期时更容易出现神经受累的情况,进而可能引发肋间神经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病,但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