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没做手术极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其发生与损伤程度、部位、范围及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等相关,如损伤重未手术时脑受压致脑缺血缺氧加重会增后遗症几率,还会有肢体运动、认知、言语功能障碍及癫痫等不同后遗症,儿童和老年患者更易现严重后遗症,需针对不同人群做好观察护理及康复干预,应尽量及时手术降低后遗症风险
一、损伤程度与后遗症发生的关联
重型颅脑损伤未做手术时,若损伤程度较重且未得到及时手术干预,发生后遗症的风险较高。一般来说,重型颅脑损伤包含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等情况,若未手术,脑内血肿等占位病变会持续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大量坏死,从而增加后遗症发生几率。例如,有研究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未及时手术者,出现长期昏迷、肢体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及时手术者。
二、不同后遗症类型及产生机制
肢体运动障碍:脑内损伤区域涉及运动中枢等相关神经结构,未手术时持续的损伤及压迫使运动传导通路受损,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导至肌肉,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运动不协调等。如损伤累及锥体束相关区域,会使肢体肌肉失去有效神经支配,出现运动功能受限。
认知功能障碍:大脑的认知相关区域,像额叶等因未手术而持续受创,影响记忆、注意力、思维等功能。由于脑内神经细胞受损后无法正常修复或再生,认知相关的神经环路被破坏,患者会表现出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定向力障碍等。
言语功能障碍:若损伤累及语言中枢区域,未手术时语言中枢持续受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语、构音障碍等。比如布洛卡区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语言但无法正常表达。
癫痫发作:脑内损伤后形成异常放电病灶,未手术时这种异常放电情况可能持续存在,从而引发癫痫。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结构改变为癫痫灶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未手术时这种病理状态得不到纠正,就易出现癫痫发作。
三、影响后遗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在重型颅脑损伤未手术时更易出现严重后遗症。儿童的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耐受性差,未手术时脑损伤对其神经发育影响更大;老年人本身脑功能逐渐衰退,脑内细胞再生修复能力弱,未手术时脑损伤造成的损害更难恢复,更容易留下长期后遗症。
基础病史:若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重型颅脑损伤未手术时,基础病会进一步影响脑的血供及代谢等。例如高血压患者脑内血管状态不佳,未手术时脑缺血缺氧情况可能更严重,加重脑损伤及后遗症发生;糖尿病患者脑内神经细胞对损伤的耐受能力下降,也会使后遗症更易出现。
损伤部位与范围:损伤部位若为关键的功能区,如重要的感觉、运动、语言中枢所在区域,且损伤范围较广,未手术时后遗症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都会增加。比如损伤同时累及多个重要功能区,那么出现多种后遗症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四、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儿童患者:儿童重型颅脑损伤未手术时,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肢体运动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更要关注其细微的行为变化。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积极配合后续可能的治疗干预,由于儿童脑组织修复有一定潜力但也需及时有效的处理,所以要尽早争取良好预后。
老年患者: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未手术者,家属要加强护理,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弱,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及影响后遗症的恢复。同时要注重对老年患者认知等功能的早期康复干预尝试,虽然恢复可能较慢,但积极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没做手术是极有可能留下多种后遗症的,其发生与损伤程度、部位、范围以及患者自身的年龄、基础病史等多种因素相关,在临床中应尽量争取及时手术等合适治疗以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