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乳糜胸等并发症。吻合口瘘多在术后3-7天发生,表现为高热、胸痛等,需禁食、引流、抗感染等;肺部感染因手术创伤等致咳嗽无力等,有咳嗽咳痰等表现,需鼓励咳痰等;消化道出血与吻合口黏膜糜烂等有关,有呕血黑便等,需抑酸止血等;乳糜胸因损伤胸导管致,引流液乳白色,需禁食等,保守无效则手术。
一、吻合口瘘
1.发生情况: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3-7天。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吻合口局部血供不佳、吻合技术缺陷、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差等。从解剖角度看,食管血供相对不丰富,手术操作可能影响吻合口血运,若吻合口处组织对合不良,会降低局部抵抗力,易引发感染进而导致瘘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等问题,更易出现吻合口血供障碍;有吸烟史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也增加吻合口瘘风险。
2.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胸腔闭式引流可引出含食物残渣的液体。若发生吻合口瘘,炎症刺激会引起发热,胸腔内感染导致胸痛,肺组织受影响出现呼吸困难,胸腔引流液中出现食物残渣是典型表现。
3.处理措施:一旦怀疑吻合口瘘,需立即禁食,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能需再次手术。禁食可避免食物进一步漏入胸腔加重感染;胸腔闭式引流能排出胸腔内的渗出液和气体,减轻对肺组织的压迫;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控制感染的关键,若瘘口较大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二、肺部感染
1.发生情况:食管癌患者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疼痛导致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易发生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肺功能本身有所下降,术后更易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增加肺部感染风险;长期吸烟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受损,清除分泌物能力下降,也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气促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咳嗽是机体试图排出痰液的表现,痰液增多且不易咳出,若合并感染则出现发热,肺组织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导致气促,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提示肺部有炎症渗出。
3.处理措施: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可使痰液变稀,便于排出;合理使用抗生素能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
三、消化道出血
1.发生情况:可能与吻合口黏膜糜烂、应激性溃疡等有关。手术创伤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应激性溃疡发生;吻合口局部愈合过程中黏膜糜烂也可能引起出血。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高龄患者机体应激调节能力差,也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呕血、黑便、血压下降等表现。呕血是胃内积血较多时经口腔吐出,黑便是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后形成的柏油样便,大量出血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血压下降。
3.处理措施:给予抑酸、止血等治疗,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抑酸药物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利于黏膜修复和止血;止血药物能促进血液凝固;若出血严重内镜下无法止血或有手术指征则需手术处理。
四、乳糜胸
1.发生情况:是由于手术中损伤胸导管所致。胸导管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管,收集下半身及左上半身的淋巴液,手术操作不慎损伤胸导管后,淋巴液漏入胸腔形成乳糜胸。患者术后若引流液呈乳糜状,需高度怀疑乳糜胸。
2.临床表现:患者胸腔引流液为乳白色,量较多时可出现胸闷、气急、心悸等症状。乳白色的引流液是乳糜胸的典型表现,大量乳糜液积聚在胸腔会压迫肺组织,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导致胸闷、气急、心悸等。
3.处理措施:早期可采取禁食、胃肠外营养支持、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禁食可减少淋巴液生成;胃肠外营养支持能保证患者营养需求;胸腔闭式引流排出乳糜液,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修复胸导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