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在贲门癌中有多种方式,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可阻断其结合激活T细胞抗肿瘤免疫,在贲门癌治疗有一定疗效,老年患者用需监测肝肾功能,儿童相关研究少;个性化肿瘤疫苗基于肿瘤突变抗原,处临床试验阶段,孕妇和有自身免疫病病史患者使用需谨慎;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CAR-T细胞治疗在贲门癌应用少,有抗原筛选等难题和不良反应,老年及儿童患者应用需谨慎评估。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
1.作用机制: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负调节蛋白,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PD-L1则可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PD-1与PD-L1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重新激活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临床应用情况: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在贲门癌治疗中,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等方案展现出一定疗效。例如,CheckMate-649研究表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用于晚期胃癌(包括贲门癌)患者,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对于PD-L1阳性的患者,可能从该类药物治疗中获得更明显的生存获益,但具体疗效还需结合患者的分子标志物等多因素综合判断。
3.特殊人群考虑:对于老年贲门癌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而对于儿童贲门癌患者,目前相关临床研究较少,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等特点,使用该类免疫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探索,一般不优先考虑儿童使用此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二、肿瘤疫苗治疗
(一)个性化肿瘤疫苗
1.作用机制:基于患者肿瘤细胞的特定突变抗原,制备个性化肿瘤疫苗。将这些突变抗原呈递给患者的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通过筛选患者肿瘤组织中的突变基因,确定肿瘤特异性抗原,然后设计疫苗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2.研究进展:目前贲门癌的个性化肿瘤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一些研究通过对贲门癌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测序,筛选出具有免疫原性的突变抗原,正在开展相关的疫苗临床试验,评估其安全性和初步疗效。不过,该类疫苗的研发还面临着如何高效筛选特异性抗原、疫苗的递送系统优化等诸多挑战。
3.特殊人群考虑: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肿瘤疫苗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一般不建议使用。而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贲门癌患者,使用个性化肿瘤疫苗需谨慎评估,因为疫苗可能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的加重,需要在充分权衡利弊后,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决策。
三、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一)CAR-T细胞治疗
1.作用机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导入患者自身T细胞中,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例如,针对贲门癌相关抗原设计CAR-T细胞,这些经过改造的T细胞可以在体内大量增殖,并定向攻击表达相应抗原的贲门癌细胞。
2.应用现状及局限: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贲门癌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贲门癌特定的肿瘤相关抗原筛选和靶向性CAR-T细胞的构建还存在一定难度。而且CAR-T细胞治疗可能会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严格的医疗监测和处理。
3.特殊人群考虑:对于老年贲门癌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CAR-T细胞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可能较差,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对于儿童贲门癌患者,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是需要谨慎对待,目前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阶段,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免疫状态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