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治疗褥疮,需进行局部创面评估与清洁,通过观察判断分期并轻柔清洁创面;要减压与体位管理,定期翻身、用减压床垫等并选合适体位;要营养支持,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或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还可药物治疗辅助,感染时用抗感染药,需愈合时用促进愈合药;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要细致护理,合并其他疾病患者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
一、局部创面评估与清洁
1.创面评估:首先要全面评估褥疮的分期,不同分期的褥疮处理方式有所差异。例如Ⅰ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但未破溃;Ⅱ期有表皮或部分真皮缺损等。通过观察创面的颜色、大小、深度以及有无感染等情况来准确判断褥疮状态,这有助于后续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褥疮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更需要细致观察。
2.创面清洁: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清洁液对褥疮创面进行清洁,目的是去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清洁过程要轻柔,避免对创面造成进一步损伤。对于有感染迹象的创面,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的抗菌清洁液,但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二、减压与体位管理
1.减少局部压迫:定期为老人翻身是关键措施,一般建议每1-2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皮肤已经出现问题的老人,更要缩短翻身间隔时间。翻身时要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可以使用减压床垫,如气垫床等,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老人身体与床垫的接触部位不断变化,减少局部持续受压。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还可以使用体位垫等辅助工具来调整体位,保持身体处于合适的姿势,减轻身体易受压部位的压力。
2.体位选择:根据褥疮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例如骶尾部褥疮的老人,可采用侧卧位,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减轻骶尾部的压力;对于足跟部褥疮,可将足部保持中立位,避免足下垂等情况导致足跟部受压。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调整体位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因体位突然改变引起不适或加重病情。
三、营养支持
1.营养摄入:保证老人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创面的修复,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皮肤的健康和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以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如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食欲不佳的老人,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摄入。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在选择食物时要考虑其易消化性。
2.营养补充剂:如果老人通过饮食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如蛋白粉等。但要注意营养补充剂的使用要适量,避免过量补充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药物治疗辅助
1.抗感染药物:若褥疮伴有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但要根据创面感染的病原体等情况合理选择药物,一般会先进行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不过要注意,在使用药物时主要是明确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内容。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促进创面愈合药物:一些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可能会被使用,如生长因子类药物等,它们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创面的愈合。但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褥疮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皮肤薄、弹性差、修复能力弱,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护理的细致性。除了上述的各项措施外,要密切观察皮肤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有无慢性疾病等,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褥疮的愈合,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2.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在治疗褥疮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糖尿病对创面的影响,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褥疮的常规治疗。并且在使用药物等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