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评估包括症状表现评估、专业评估工具应用、病史与生长发育史了解及排除其他疾病。症状表现方面活动水平在不同年龄有差异,注意力不集中是核心症状且男女表现有别;专业评估工具有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需了解孕期及出生史、生长发育史;要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
一、症状表现评估
1.活动水平方面:多动症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可能就表现出比同龄儿童更活泼好动,例如在婴儿期就比其他婴儿更容易扭动、难以安静躺着;在学龄前期,会比其他孩子更难以静坐,在座位上squirming(扭动)、离开座位的情况频繁;学龄期则表现为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讲,频繁离座、小动作多等,如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玩东西、打扰他人等。不同年龄阶段活动水平的表现有差异,这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相关,婴幼儿期活动多可能是正常生长发育的一部分,但过度活跃则需警惕;学龄期的活动过度更易被察觉和识别。
2.注意力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幼儿期,可能表现为对感兴趣的事物也难以维持短暂注意力,比如玩玩具时很快就转移兴趣;学龄期则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听讲,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做作业时容易分心、拖拖拉拉,经常丢三落四,如写作业时会被窗外的声音、飞过的小鸟等吸引而中断任务。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不同性别儿童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男孩可能更表现为多动伴随的注意力分散,女孩可能更多表现为单纯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
二、专业评估工具
1.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这是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包括父母用版、教师用版等。父母用版主要让父母根据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进行评分,涵盖了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方面的表现;教师用版则是教师根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进行评分,能从学校场景下评估孩子的行为问题。该量表通过多维度的评分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多动症相关问题,其信度和效度经过大量研究验证,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儿童的行为状况与多动症的关联程度。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除了评估智力水平外,也可以辅助判断多动症。因为多动症儿童可能存在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的情况,通过该量表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结构,排除智力因素对学习和行为表现的干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是多动症导致的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适用相应版本的韦氏智力量表,例如6-16岁儿童适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能够全面评估儿童的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等方面的智力功能。
三、病史与生长发育史了解
1.孕期及出生史:了解母亲孕期是否有感染、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某些药物等)、是否有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出生时是否有早产、难产、窒息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例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能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孩子日后患多动症的概率;出生时窒息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与多动症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2.生长发育史:关注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等方面的发育是否按时达到相应的里程碑。如果儿童在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同时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需要考虑多动症的可能。比如,正常儿童1岁左右能独站,1岁半左右能独走,而多动症儿童可能在运动发育上相对迟缓,同时伴随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两者可能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评估。
四、排除其他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排除癫痫、脑肿瘤、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癫痫发作时可能会出现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多动症的表现,但癫痫有其独特的发作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等典型表现,通过脑电图等检查可以进行鉴别。脑肿瘤患者可能会因为肿瘤压迫脑组织而出现行为改变、运动障碍等,通过头颅CT或MRI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脑部器质性病变。
2.精神心理疾病:要排除孤独症谱系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也可能存在社交障碍、刻板行为等,但与多动症的核心表现不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互动缺陷更为突出;焦虑症儿童可能会因为过度焦虑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但一般有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如过度担忧、紧张等,通过详细的精神心理评估可以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