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是子宫因手术等留瘢痕的状态,主要由剖宫产等手术致成,对妊娠有早期子宫破裂等风险、中晚期子宫破裂等风险,孕期需超声监测等管理,分娩方式分阴道试产评估和剖宫产情况,特殊人群如年龄、既往病史不同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瘢痕子宫的定义
瘢痕子宫是指子宫因手术、创伤等原因留下瘢痕的子宫状态。常见的导致瘢痕子宫的手术是剖宫产手术,此外,子宫穿孔修补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也可能使子宫肌层受损,愈合后形成瘢痕。
二、瘢痕子宫的形成原因
1.剖宫产手术:这是最主要的形成原因。在剖宫产过程中,子宫肌层被切开,术后肌层愈合形成瘢痕。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2.其他子宫手术:如前面提到的子宫穿孔修补术,手术过程中对子宫肌层造成损伤,术后愈合形成瘢痕;子宫肌瘤剔除术若涉及肌层较深,也会在子宫上留下瘢痕。
三、瘢痕子宫对妊娠的影响
1.妊娠早期
子宫破裂风险:在妊娠早期,虽然子宫增大相对不明显,但瘢痕处的子宫肌层薄弱,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可能导致瘢痕处承受更大压力,存在子宫破裂潜在风险。对于有瘢痕子宫病史的孕妇,妊娠早期需密切监测子宫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观察瘢痕处的厚度及连续性等。
胚胎着床异常:瘢痕处的子宫内膜环境可能不利于胚胎正常着床,增加胎盘植入等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的概率高于无瘢痕子宫孕妇,胎盘植入可能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2.妊娠中晚期
子宫破裂风险进一步增加:随着妊娠月份增加,子宫增大明显,瘢痕处承受的张力增大。数据显示,瘢痕子宫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约为1-3%,而无瘢痕子宫孕妇子宫破裂发生率极低。一旦发生子宫破裂,会危及母儿生命,可导致大量出血、胎儿窘迫等严重后果。
胎位异常:瘢痕子宫可能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空间和位置,增加胎位异常的发生概率,如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同时也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等情况。
四、瘢痕子宫孕妇的孕期管理
1.超声监测
早期监测:妊娠早期应通过超声检查明确孕囊着床位置,排除瘢痕部位妊娠。同时测量子宫瘢痕处的肌层厚度,一般妊娠早期瘢痕处肌层厚度应≥2-3mm,若厚度过薄,需加强监测并给予相应指导。
中晚期监测:妊娠中晚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子宫瘢痕处的肌层厚度、连续性以及有无破裂迹象等。例如,每4-6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瘢痕处的血流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产检随访
瘢痕子宫孕妇应增加产检次数,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一旦出现腹痛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是子宫破裂等严重情况的征兆。
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等高危瘢痕子宫情况的孕妇,可能需要更频繁的产检和更密切的监测。
五、瘢痕子宫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
1.阴道试产的评估
对于有剖宫产史但子宫瘢痕愈合良好、无其他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可以考虑阴道试产。但需要严格评估子宫瘢痕情况,如瘢痕处肌层厚度、连续性等。一般要求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3mm,且无破裂迹象等。
同时,要评估本次妊娠的胎儿情况、产程进展等因素。在阴道试产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以及胎心变化等,一旦出现子宫破裂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2.剖宫产的情况
若子宫瘢痕处肌层过薄、不连续,或者存在其他严重影响阴道试产安全的因素,如胎盘植入、胎位异常严重等情况,应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可以直接娩出胎儿,同时避免阴道试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对于年轻的瘢痕子宫孕妇,虽然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仍需重视孕期监测,因为年轻孕妇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较快,瘢痕处承受压力大,子宫破裂风险相对较高龄孕妇可能并不低。而高龄瘢痕子宫孕妇,除了面临子宫破裂等常规风险外,还可能合并其他妊娠相关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需加强对这些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
2.既往病史因素
有多次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孕妇,其子宫瘢痕情况往往更复杂,子宫破裂风险更高。这类孕妇在孕期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产检,密切关注子宫瘢痕变化,分娩方式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多倾向于剖宫产,但仍需根据具体子宫瘢痕情况综合评估。
对于有子宫其他手术史导致瘢痕子宫的孕妇,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形成瘢痕的孕妇,同样需要重视孕期监测,因为子宫肌层有过多次手术创伤,妊娠中晚期子宫破裂风险也需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