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初期症状因病原体不同有差异,有呼吸系统、全身及其他症状表现,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有拒食哭闹等表现需家长密切观察,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要加强护理,有基础疾病人群原有症状易加重需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一、症状表现
下呼吸道感染初期症状因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也有一些常见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有咳痰。例如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常先出现干咳,这是因为病原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的应激性反应。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呼吸道较成人更为敏感,感染初期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且可能因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而影响睡眠等。
2.鼻塞、流涕
部分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出现鼻塞、流涕,这是因为病原体首先侵袭上呼吸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比如流感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常先有类似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等症状,然后逐渐累及下呼吸道。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一般来说,细菌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发热可能相对较为明显,体温可达到38℃以上,且可能持续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但也有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高热。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感染初期发热可能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体温波动较大,或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非典型发热表现。
2.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无力,这是因为感染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且炎症反应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初期出现乏力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因为其身体的储备功能和修复能力较年轻人弱。
(三)其他症状
1.呼吸改变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轻度增快,尤其是儿童,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加快的情况。比如2-5岁儿童正常呼吸频率约为20-30次/分钟,当下呼吸道感染初期时,可能会增加到30次/分钟以上。而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下呼吸道感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初期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感加重,呼吸频率增快更为明显,且可能伴有胸闷等症状。
二、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症状表现特点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初期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还更容易出现拒食、哭闹不安等情况。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所以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例如婴儿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可能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吃奶量明显减少等。
2.注意事项
家长要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要避免过度保暖,可采用适当减少衣物、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1.症状表现特点
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初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而更易出现意识障碍、食欲减退等表现。例如一些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不想吃饭,而体温可能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这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2.注意事项
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较低,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家属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定期观察其体温、咳嗽、咳痰等情况。鼓励老年人适当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如果老年人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1.症状表现特点
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可能会使原有基础疾病症状加重。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可能会出现咳嗽加重、咳痰量增多、喘息明显等情况;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加重的表现。
2.注意事项
这类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控制基础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初期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要注意呼吸功能的监测,定期测量血氧饱和度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关注心率、血压等变化。一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同时,也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避免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