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是什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神经系统病变相关原因包括脊髓损伤(外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疾病如脊髓炎)、脑部病变(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脑出血,脑部肿瘤)、周围神经病变(外伤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如肢体外伤、医源性损伤,代谢性疾病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缺乏性周围神经病变)、肌肉病变(遗传性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肌病,炎症性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这些病变均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瘫痪等症状。

一、神经系统病变相关原因

(一)脊髓损伤

1.外伤因素:

交通事故是导致脊髓损伤常见的外伤原因之一,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时,车内人员的脊柱可能会受到剧烈的扭曲、挤压等力的作用,从而造成脊髓损伤,使得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出现瘫痪。例如,有研究统计,在因交通事故导致脊髓损伤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情况。

高处坠落也是常见原因,从较高的建筑物、山体等高处坠落时,身体着地的瞬间脊柱受到的冲击力极大,容易引发脊髓损伤,进而引起瘫痪。

2.疾病因素:

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的脊髓炎症性疾病。当脊髓发生炎症时,会影响脊髓的正常神经传导功能。比如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炎症会导致脊髓的神经纤维受损,使得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导,从而造成病变节段以下的肢体瘫痪,儿童和青壮年相对更容易受到脊髓炎的侵袭,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二)脑部病变

1.脑血管意外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例如大脑中动脉梗死,会影响相应区域的神经功能,若梗死区域涉及运动神经传导相关的脑区,就会出现对侧肢体的瘫痪。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人群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也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几率,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内皮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引发脑梗死导致瘫痪。

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破裂所致。当脑出血发生在支配肢体运动的脑区时,如基底节区出血,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局部神经功能受损,出现偏瘫等症状。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波动过大,是脑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男性在高血压相关脑出血的发病中可能相对更易受到影响,但并非绝对,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都有发病可能。

2.脑部肿瘤:颅内肿瘤会压迫周围的脑组织和神经。例如,位于大脑运动区附近的肿瘤,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会压迫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导致所支配的肢体出现瘫痪症状。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脑部肿瘤,儿童常见的脑部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等也可能引发瘫痪情况,而中老年人群的脑部肿瘤则多与长期的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二、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原因

(一)外伤导致周围神经损伤

1.肢体外伤:严重的肢体切割伤、挤压伤等可能会损伤周围神经。比如上肢的切割伤如果伤及臂丛神经,会导致上肢相应肌肉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出现上肢部分区域的瘫痪及感觉异常。日常生活中,工伤、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导致此类周围神经损伤引发瘫痪。

2.医源性损伤:在一些手术过程中,如颈部手术、肩部手术等,有可能误伤周围神经。例如甲状腺手术中可能损伤喉返神经,虽然喉返神经损伤主要影响喉部肌肉功能,但如果手术中累及到其他相关周围神经也可能间接导致肢体相关功能异常,不过相对较少见但需引起重视。

(二)代谢性疾病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其发病机制与血糖升高引起的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山梨醇旁路代谢亢进等有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6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肢体瘫痪,影响患者的行走、日常活动等功能,且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主要与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相关。

2.维生素缺乏性周围神经病变:例如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神经髓鞘的合成,导致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素食、胃肠道吸收障碍(如恶性贫血患者胃肠道对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情况容易引发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脚气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多见于长期酗酒的人群,因为酒精会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和代谢,进而引发周围神经病变,严重时出现下肢无力、瘫痪等表现。

三、肌肉病变相关原因

(一)遗传性肌肉疾病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常见的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主要影响男性儿童,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肌肉细胞内缺乏抗肌萎缩蛋白,使得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病情进展会导致肢体瘫痪,通常在儿童期就开始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

2.先天性肌病:某些先天性肌病是由于基因异常导致肌肉发育异常,如中央轴空病等,出生后或婴儿期即可出现肌肉无力、运动发育迟缓等表现,随着生长发育,可能逐渐出现肢体瘫痪的情况,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肌病在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上有一定差异,但都与遗传因素导致的肌肉本身病变有关。

(二)炎症性肌肉疾病

1.多发性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逐渐累及肢体肌肉,表现为肢体活动困难,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发病前可能有感染等诱因,如病毒感染等可能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肌肉组织。

2.皮肌炎:除了有肌肉无力的表现外,还伴有皮肤损害,同样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肌肉受累时可出现肢体近端肌肉无力,逐渐发展可能导致肢体瘫痪,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病,儿童皮肌炎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特殊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即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主要是指血糖波动过大而引起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颈椎病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瘫痪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开始时,两下肢的麻木、无力和棉絮状感觉很多见。然后再往严重一点,就会开始表现出走路脚没劲。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出下肢僵硬、行走不稳、走得很重,表现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那种感觉。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长时间?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从表现出手麻到瘫痪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天。单纯的手的麻木并不能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看疾病的病程长短、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减退程度以及影像学的描述,需要积极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有的病人的手麻比较轻微,而有的病人非常重。如果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并且受到外伤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体征如何鉴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呈迟缓性瘫痪,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明显不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时,瘫痪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而且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是以肌群为主,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整个肢体为主。下运
瘫痪病人大小便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瘫痪病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要注意保持病人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此外解决大小便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病人神志清楚的情况,能自述要大小便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比较扁的便盆在床上进行。男病人大小便可以用尿壶、便盆,在解大小便的时候病人仰卧位,在臀部垫一个小布单或者大尿布用来以避免污染床单,要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不会瘫痪。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的风湿免疫病,病情会进行性的加重,容易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部、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风湿药物,比如甲氨蝶呤、柳氮磺砒啶等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疼痛严重
瘫痪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瘫后应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应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还应给予血浆或者白蛋白支持。此外病人可以使用潘多立酮、莫沙必利片、西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以有效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促进胃肠的排空。待病人胃动力恢复后,可以拔除
腰椎断了会瘫痪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骨折有可能会导致瘫痪,但是并不是腰椎骨折就一定会造成瘫痪,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脱位骨折等,其中压缩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一般不会导致瘫痪,压缩性骨折多数患者病情比较稳定,进行保守治疗即可,因为骨折的时候不会损伤脊髓,当骨折伤及骨髓就有可能会发生瘫痪。骨折后要保证充
强直性脊柱炎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会造成瘫痪。瘫痪是指神经受损所导致的肌肉无力、肢体功能减退等,而强制性脊柱炎不会对神经造成损害。但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屈伸活动出现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疾病加重。
半边瘫痪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半边瘫痪是有可能治好的,但不能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水平。病人应当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就诊,经过针灸、按摩、推拿、电疗、艾灸、肢体功能训练等方法,同时配合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保证钙质、蛋白质的补充。
脊髓型颈椎病多久瘫痪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型颈椎病有瘫痪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定会瘫痪,而多久瘫痪也是因人而异,和患者的疾病发展程度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瘫痪,而有的患者可能受到外伤后突然就瘫痪了。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比较缓慢,会从一开始的局部症状逐渐变为行走困难或胸部出现束带感等不适,患者可能需要拄拐行走。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秦广彪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除康复训练外除康复训练外,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矫型工具的使用、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小儿脑瘫,治疗后可以接近正常化,恢复生活。中度和重度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压迫神经不会瘫痪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压迫神经后,患者不一定会瘫痪,成人的神经有很多种,临床上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及混合神经、植物神经。瘫痪是运动神经引起功能的障碍,如果所压迫的神经没有运动成分,则患者就不会瘫痪;如果仅仅压迫感觉性神经,则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如果压迫到中枢神经,比如脑部、脊髓,一旦压迫到神经中枢,则会引起相应管理区域功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