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什么原因

来源:民福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受直接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影响。直接因素包括肺内的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以及肺外的严重感染、严重创伤、休克等;其他相关因素涉及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等发育未成熟、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致风险高)、生活方式(吸烟损伤呼吸道黏膜、酗酒易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病史相关(肺部及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发生风险高)。

一、直接因素

(一)肺内因素

1.感染:

各种病原体感染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肺内因素。例如,细菌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可引发肺部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时,病原体及其毒素会激活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这些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导致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肺水肿和肺不张等病理改变,最终引发ARDS。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引发ARDS的风险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后更易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ARDS;而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后也较易出现ARDS相关表现。

2.胃内容物吸入:

大量胃内容物误吸进入肺部是常见的肺内因素。比如,酗酒、麻醉、脑血管意外等情况下可能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胃酸等胃内容物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引起化学性炎症,同时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加剧,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ARDS。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在睡眠中或昏迷状态下更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吸入,从而增加ARDS的发生风险。

3.肺挫伤:

胸部外伤导致的肺挫伤也是引起ARDS的肺内因素之一。当胸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时,肺组织受到直接的机械性损伤,引起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损伤,导致炎症介质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ARDS。不同性别在肺挫伤后发生ARDS的风险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因素有影响,儿童肺组织相对脆弱,肺挫伤后发生ARDS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挫伤后也较易出现ARDS相关病理改变。

(二)肺外因素

1.严重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也是引起ARDS的重要原因。例如,脓毒症时,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炎症介质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导致肺部炎症损伤。全身严重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儿童脓毒症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由于其免疫功能特点,更容易进展为ARDS;老年人由于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脓毒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发生ARDS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严重感染引发ARDS的机制是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部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部的炎症水肿等改变。

2.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如大面积烧伤、多发性骨折等可引起ARDS。严重创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同时创伤导致的失血等情况也会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和氧供。例如,大面积烧伤时,烧伤创面释放的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导致ARDS。不同年龄人群严重创伤后发生ARDS的风险不同,儿童严重创伤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由于其生理特点,更容易发展为ARDS;老年人创伤后身体恢复能力差,炎症反应相对更难以控制,发生ARDS的风险较高。

3.休克: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可导致肺部灌注不足和缺氧,进而引发ARDS。休克时,肺部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渗出到肺泡腔,导致肺水肿和肺不张。不同性别在休克后发生ARDS的风险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因素影响显著,儿童休克后由于其心肺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发生ARDS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人休克后器官功能衰退,更容易出现ARDS相关病理改变。

二、其他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影响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感染、先天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更容易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增加ARDS的发生风险。例如,儿童肺炎引发ARDS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较快。在护理儿童ARDS患者时,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呼吸、循环等指标,因为儿童的生理储备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在短时间内恶化。

2.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和肺功能储备。当老年人发生感染、创伤等情况时,更容易诱发ARDS。而且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对ARDS的耐受性较差,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在照顾老年ARDS患者时,要注重基础疾病的管理,维持内环境稳定,同时密切关注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

(二)生活方式影响

1.吸烟:

长期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吸烟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增加,进而增加ARDS的发生风险。吸烟导致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障碍,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使得病原体更容易在肺部定植引发感染,从而诱发炎症反应导致ARDS。对于长期吸烟者,应建议其戒烟,以降低肺部疾病包括ARDS的发生风险。

2.酗酒:

酗酒者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这是引起ARDS的一个重要诱因。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吞咽反射减弱,在睡眠等状态下更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进入气道,进而引起肺部的化学性炎症和炎症反应,增加ARDS的发生几率。酗酒者应尽量避免过量饮酒,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

(三)病史相关影响

1.肺部基础疾病:

本身患有肺部基础疾病如COPD、间质性肺疾病等的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较高。例如,COPD患者肺部存在慢性炎症,气道和肺组织已经处于损伤状态,当受到感染等诱因刺激时,更容易进一步发展为ARDS。对于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减少感染等诱发因素的接触,以降低ARDS的发生风险。

2.心血管基础疾病:

有心血管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等的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也增加。心力衰竭时,肺部淤血,肺组织的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同时炎症反应相关的病理过程也可能因心脏功能不全而加重。例如,左心衰竭导致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引发肺水肿和炎症反应,进而增加ARDS的发生可能性。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维持心脏功能稳定,以降低ARDS的发生风险。

了解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受限引起的慢性气道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肺部生长发育不良、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低体重指数等因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见原因有:1、可能是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的。比如:重症肺炎、肺部感染等。2、可能是肺栓塞造成的。3、脓毒症休克也可能会造成相应症状。4、可能是重症胰腺炎造成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何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是肺毛细血管里边有伤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病人可突然表现出哮喘、胸闷、咳嗽、痰粉色,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30次,甚至昏迷、发绀。病人氧分压低,晚期可合并二氧化碳排放,一旦表现出这些症状,病人应尽快就医,及时改善氧合状态,必要时采用大流量吸氧,甚至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比较高。患者除原发病如严重的休克感染,创伤大手术等相应的征象之外,会表现出进行性的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35次每分钟,发绀,常伴随烦躁,焦虑,出汗等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能够迅速得到缓解,大多数能够恢复正常的。但是若是严重感染所造成的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回事?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造成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现阶段,国际上多采用“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由于感染等因素导致病人表现出的弥漫性肺泡损伤,这种疾病往往会表现为限制性的统计功能障碍以及氧气交换的障碍,因此导致病人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导致病人表现出严重的呼吸衰竭等相关的情况,是可以危及到生命的。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需要给予积极的吸氧治疗,往往还需要给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治疗,另一个是机械通气治疗。现阶段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肺水清除法和液流法、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补充法、β受体激动剂应用、他汀类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凝剂应用、抗氧化剂和酶抑制剂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营养干预等。除药物外,可给予无创通气以改善呼吸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期表现不包括?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常常表现出呼吸窘迫,顽固性的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疾病早期病人会突然表现出胸闷、气喘和粉红色泡沫痰,病情持续发展,病人会进入昏迷状态、面色紫绀。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建议尽快就医,及时改善氧合状况。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要指标?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以经过病原检测、影像学检测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来明确诊断。而且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会表现出咳嗽、胸闷、口唇发紫等症状,严重时还会表现出生命危险,在治疗期间平时的饮食尽量防止刺激性的食物,要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特点?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会表现出突然表现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指甲紫绀等表现,还会表现为极度缺氧、胸闷、咳嗽、大汗淋漓、烦躁易怒等,部分病人还会表现出意识障碍甚至是死亡,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导致较大的威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一旦发作,需要及时去医院采取机械通气等相关治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治好吗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不能打开,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维持肺泡的张力,当缺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时候肺泡就不能被打开,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因此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将肺泡打开,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持续的正压通气,必要时可以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所以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急促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健康足月儿的呼吸频率在35~45次/分,而在宝宝吃奶、哭闹,甚至体温升高时会增快,可以达到60~80次/分。如果宝宝体温也正常,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需要考虑存在呼吸急促。但是引起新生儿呼吸急促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肺炎;也可以是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还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颅内出血、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害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非常严重的危重症,主要见于早产儿,特别是胎龄小于30周以下的早产儿,表现为患儿生后不久就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患儿还会持续呻吟、发吭、吐沫,临床上表现为皮肤青紫、发绀、吸气性三凹征阳性,生后6个小时症状就会十分明显,如果不能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及其设备进行及时救治,将发展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存活者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存在严重肺感染、肺挫伤、吸入性肺炎等直接肺损伤因素,患者疾病比较急,呼吸频率增加,有明显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等表现,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示双肺有明显浸润阴影、肺动脉气压检测数值不超过18毫米汞柱。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董显燕 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最基本病因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分泌不足,引起肺泡出现间歇性萎缩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其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见于早产儿,特别是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且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治好吗
石计朋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绝大多数是能够治好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于早产儿,一旦罹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需要给予呼吸支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以及支持治疗。如果治疗及时没有严重并发症,一般治愈是没有问题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