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由伤寒杆菌引起,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水源污染(卫生差地区饮用被污染水易感染,儿童感染风险相对高)和食物污染(被污染食物未洗净或烹饪不当食用致感染,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人群易感染),伤寒杆菌进入人体后会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肠壁淋巴组织等,引发菌血症、败血症及侵犯其他器官,不同病史人群表现不同。
传播途径方面
水源污染:如果被伤寒杆菌污染的水被人饮用,就容易引发感染。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未得到有效净化的地区,人们饮用了被伤寒杆菌污染的河水、井水等,就可能感染伤寒病。不同年龄人群对水源污染的易感性并无显著差异,但儿童由于自身卫生防护意识相对较弱,且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接触到污染水源,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食物污染:被伤寒杆菌污染的食物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比如,被伤寒杆菌污染的蔬菜、水果等,在未经过彻底清洗或烹饪不恰当的情况下被食用,就会导致人体感染。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接触到被污染的食物而增加感染风险。例如,一些经常在外就餐且不注意饮食卫生的人,由于餐馆的食物卫生状况难以完全保障,感染伤寒病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
伤寒杆菌的感染过程
伤寒杆菌进入人体后,会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的淋巴组织,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生长繁殖。部分细菌可通过淋巴管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大量繁殖,同时,少量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此时处于疾病的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导致严重的败血症,患者发热持续且体温呈阶梯状上升等。伤寒杆菌还可侵犯其他组织器官,如肝脏、脾脏等,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不同病史的人群感染伤寒杆菌后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病情进展更迅速,且恢复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