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和手术治疗。1岁以内部分可自行吸收需密切观察;1岁以后未吸收、量大影响外观或睾丸发育、交通性鞘膜积液需手术,手术多为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术后要注意小儿护理,观察等待患儿要定期复查及注意阴囊清洁卫生。
一、观察等待
对于1岁以内的小儿鞘膜积液,部分可自行吸收,因为在这个阶段,小儿的鞘状突可能会逐渐闭合,积液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此阶段需要密切观察积液的变化情况,包括积液的量、阴囊的大小等,但要避免过度挤压阴囊等可能影响积液变化的行为。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岁以后仍未自行吸收的鞘膜积液,或者鞘膜积液量较大,影响小儿的外观及可能对睾丸发育产生影响的情况。较大的鞘膜积液可能会压迫睾丸,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
交通性鞘膜积液,这种类型的鞘膜积液与腹腔相通,积液会随着体位等因素变化,一般难以自行吸收,需要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通过手术将未闭合的鞘状突结扎,阻断腹腔与鞘膜腔的通道,从而治疗鞘膜积液。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等,具体根据小儿的情况和手术医生的判断来选择麻醉方式。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术后需要注意护理,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小儿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护理。术后要保证小儿的休息,避免剧烈哭闹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因为腹压增加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同时,要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如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对于观察等待的患儿,家长要定期带小儿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鞘膜积液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生活中,要注意小儿的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但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