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染途径有直接蔓延(腹腔内结核病灶如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直接蔓延至腹膜)、血行播散(多见于粟粒型肺结核患者,免疫力低人群易发生)、淋巴播散(肠道结核病灶结核分枝杆菌经淋巴管播散至腹膜,儿童青少年等易通过淋巴播散,女性可能与生殖系统结核淋巴播散有关,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降低免疫力及有结核病史人群易发病)。
直接蔓延:腹腔内结核病灶,如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可直接蔓延至腹膜而引起结核性腹膜炎。例如,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核病灶可能通过直接扩散累及腹膜;腹部的肠结核病灶也可能穿透肠壁,将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腹膜。
血行播散: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腹膜。多见于粟粒型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随血液循环到达腹膜,引起腹膜的结核感染。这种情况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易发生,比如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血行播散导致结核性腹膜炎的风险增加。
淋巴播散:肠道结核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淋巴管播散至腹膜。肠道的淋巴组织丰富,当肠道发生结核感染时,结核分枝杆菌可经淋巴管引流至腹膜,引发腹膜的结核性炎症。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通过淋巴播散发病,因为他们的淋巴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且可能在生活中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会相对较多,比如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对于女性而言,生殖系统的淋巴引流与腹膜淋巴系统有一定关联,所以女性患结核性腹膜炎时,也可能与生殖系统结核通过淋巴播散累及腹膜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发病的风险,有结核病史的人群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由于既往病史导致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也更容易引发结核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