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主要症状有持续性高热(热型多样,持续2-3周,儿童不典型)、消化系统的食欲减退、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儿童腹泻易脱水)、神经系统的表情淡漠等(儿童表现可能突出不典型)、循环系统的相对缓脉、血压下降(儿童易休克)、病程7-14日出现玫瑰疹、病程1周左右肝脾肿大(儿童肝脾脆弱需密切观察)。
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型常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一般持续2-3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如体温波动较大等情况。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伤寒杆菌感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能出现,但儿童可能因自身食欲特点,表现为拒食等情况更为明显。
腹胀:多有腹部胀满不适,是由于肠道功能受到抑制,气体积聚等原因引起。
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腹部隐痛,以右下腹较为常见,这与肠道病变部位等因素相关。
便秘或腹泻:早期多为便秘,约1/3患者会出现腹泻,腹泻一般为稀便,无脓血。儿童的肠道功能相对脆弱,腹泻时可能更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特别关注。
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等,严重时可出现谵妄、昏迷等。这与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可能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相对更为突出或不典型。
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即体温升高但脉搏增加不明显,这是伤寒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儿童若出现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其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发生休克等严重情况。
皮疹:病程7-14日,部分患者可出现玫瑰疹,多见于胸、腹部,数量较少,一般在10个左右,压之褪色。这是伤寒较有特异性的皮疹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的皮疹表现可能在分布、数量等方面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需注意避免搔抓导致皮疹破溃感染。
肝脾肿大:病程1周左右可出现脾肿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患者有肝肿大,也可有压痛。儿童的肝脾相对更为脆弱,肿大时需密切观察其功能变化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