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主要症状为肘关节外侧疼痛等,各年龄段可发病,长期从事相关工作或有肘部外伤史者易患;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休息、冰敷、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低龄儿童需谨慎,严重疼痛非药物无效时医生评估后慎用)
一、网球肘的症状
网球肘主要症状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疼痛会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肘关节活动时的弹响,疼痛可向前臂放射,影响日常的拿取、拧动等动作,尤其在做拧毛巾、扫地等需要前臂旋转用力的动作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30-50岁人群,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若有长期从事需要反复前臂旋转、伸肌用力工作的生活方式,如网球运动员、木工、砖瓦工等,患病风险会增加,有肘部外伤病史者也更易患网球肘。
二、网球肘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让受损的肌肉肌腱得到充分休息,对于长期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群,需调整工作方式,减少导致疼痛的动作频率。例如木工应减少长时间的锯木等动作。
2.冰敷:急性期可每日冰敷数次,每次15-20分钟,冰敷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因为冰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年龄较小的儿童冰敷时需注意避免冻伤,可使用毛巾包裹冰袋。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炎症。
冲击波治疗:通过冲击波的能量传递,刺激组织再生和修复,对改善网球肘的症状有一定效果,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后再进行。
康复锻炼:进行前臂伸肌的拉伸锻炼,如屈腕、屈肘并向身体方向牵拉等动作,每天多次,每次保持一定时间,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但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不同年龄人群锻炼强度需适当调整,儿童锻炼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因为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存在胃肠道、肾脏等方面的风险,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于有严重疼痛且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谨慎考虑药物使用,但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