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其常见引发因素包括过度使用相关因素和解剖结构与退行性变因素。过度使用相关因素有重复性手部动作,如网球运动员击球、木工等工作需反复用力伸腕,成年人因手部动作重复频率高易患病,力量不均衡时前臂伸肌过强屈肌弱会致伸肌总腱受应力过大;解剖结构与退行性变因素有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总腱附着点易受损,老年人因退行性变、既往肘部受伤人群因解剖结构改变易患病,随年龄增长肌腱等退行性变弹性降承受应力能力弱,慢性疾病人群修复代谢能力受影响易发病。
过度使用相关因素
重复性手部动作:长期进行重复性的手部运动是导致网球肘的重要原因。例如,网球运动员在击球时,频繁的前臂旋前、伸腕动作会使前臂伸肌总腱起点处受到反复牵拉;从事需要反复用力伸腕的工作,如木工、电工、打字员等,由于手部和前臂肌肉不断收缩、放松,会使附着在肱骨外上髁的肌腱受到过度应力,逐渐发生慢性损伤,引发炎症,进而导致网球肘。从年龄角度看,成年人由于工作或运动中手部动作重复频率高,相对更易因这种过度使用出现网球肘;不同性别在这方面差异不显著,但从事上述相关职业或运动的人群均有患病风险。
力量不均衡:前臂伸肌力量过强而屈肌力量相对较弱时,会使伸肌总腱承受过大的应力。比如,一些人由于锻炼方式不当,导致前臂伸肌过度发达,而屈肌未得到相应锻炼,使得伸肌总腱在反复活动中容易受损。从生活方式来说,如果平时缺乏全面的肌肉锻炼,导致肌肉力量不均衡,就增加了患网球肘的可能性;有特定运动爱好且运动方式不合理的人群,也可能出现这种力量不均衡的情况,进而引发网球肘。
解剖结构与退行性变因素
解剖结构特点: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总腱的附着点,该部位的解剖结构使得肌腱在受到反复牵拉时容易受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组织会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肌腱等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老年人相对年轻人更易因解剖结构特点和退行性变而患上网球肘。对于有既往肘部受伤病史的人群,其肘部的解剖结构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变,再次受到相关应力时,更容易引发网球肘。
退行性改变影响:随着年龄增加,肌腱、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降低,承受应力的能力减弱。在日常活动或运动中,微小的损伤就可能难以修复,逐渐积累导致网球肘。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身体整体的修复和代谢能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也会增加网球肘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