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超过正常量形成的囊肿,形成主要与鞘膜分泌和吸收功能失衡有关,先天性因素包括交通性鞘膜积液(胎儿鞘状突未完全闭合致腹腔液体与鞘膜腔相通)和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部位鞘膜管部分未闭合且积液积聚);后天性因素有炎症(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致鞘膜分泌吸收失衡)、创伤(阴囊外伤致鞘膜内出血形成血肿引发积液)、肿瘤(睾丸等部位肿瘤侵犯鞘膜致分泌吸收异常)
一、先天性因素
1.交通性鞘膜积液: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鞘状突通常会逐渐闭合。若鞘状突未完全闭合,腹腔内的液体可经未闭的鞘状突与鞘膜腔相通,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早产儿,由于鞘状突闭合机制尚未完全完善,发生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概率相对较高。男性胎儿的这种发育特点使得他们相对女性更易出现因先天性因素导致的鞘膜积液问题。
2.精索鞘膜积液:胚胎发育时,精索部位的鞘膜管部分未闭合且有积液积聚,就会形成精索鞘膜积液。这也是先天性发育过程中鞘膜相关结构异常导致的,其发生同样与胎儿时期鞘膜的发育情况密切相关。
二、后天性因素
1.炎症:
感染性炎症:当阴囊、睾丸、附睾等部位发生感染时,如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炎症可刺激鞘膜,使其分泌增加,而吸收功能相对减弱。例如,由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的附睾炎,炎症因子会导致鞘膜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从而引发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或局部卫生状况不佳的人群中更易发生,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但成年人相对更常见因炎症导致鞘膜积液的情况。
非感染性炎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鞘膜时,也可能引起鞘膜积液。虽然相对感染性炎症较少见,但同样会导致鞘膜的分泌与吸收平衡失调。
2.创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手术损伤等,可导致鞘膜内出血,血液积聚形成血肿,进而引起鞘膜积液。例如,阴囊部的剧烈撞击伤可能导致鞘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鞘膜腔内积聚,超过鞘膜的吸收能力后就形成鞘膜积液。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创伤出现鞘膜积液,尤其多见于有阴囊部外伤史的人群。
3.肿瘤:睾丸、附睾、鞘膜等部位的肿瘤可侵犯鞘膜,导致鞘膜分泌、吸收功能异常。例如,睾丸肿瘤可转移至鞘膜,引起鞘膜积液。肿瘤相关的鞘膜积液在成年人群中相对更需警惕,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可辅助发现肿瘤病变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