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足底筋膜炎的引起原因包括过度使用(运动或日常活动致足底筋膜受过度牵拉或持续紧张引发炎症)、足部结构异常(足弓异常改变压力分布或跟骨骨刺刺激筋膜引发炎症)、年龄因素(年龄增长致筋膜退变易损伤发炎)、体重因素(体重过重增加筋膜负担致劳损发炎)。
1.过度使用
运动因素:对于经常进行跑步、跳跃等运动的人群,由于足部反复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足底筋膜容易受到过度牵拉。例如,长跑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足底筋膜不断被拉伸和收缩,超过了其承受限度,就可能引发炎症。研究表明,长期的高强度运动是导致足底筋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一些针对跑步爱好者的研究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跑步者在一定阶段后会出现足底筋膜炎症状。
日常活动因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足底筋膜也会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长时间的负荷会使足底筋膜的纤维发生微小损伤,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微小损伤难以修复,逐渐引发炎症反应。例如,一位每天站立工作8小时以上的售货员,其足底筋膜长期受到压力,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2.足部结构异常
足弓异常:高弓足或扁平足人群的足部结构与正常足不同,会改变足底筋膜所承受的压力分布。高弓足患者的足底筋膜承受的压力相对集中,容易导致局部过度牵拉而受损;扁平足患者由于足弓低平,足底筋膜需要承受更大的力量来维持足部的正常功能,也容易发生劳损。有研究显示,足弓异常的人群患足底筋膜炎的概率明显高于足弓正常的人群。
跟骨骨刺:部分患者跟骨上会出现骨刺,骨刺会刺激足底筋膜,引起炎症反应。当跟骨骨刺形成时,在行走或站立过程中,骨刺与足底筋膜反复摩擦,导致筋膜发生炎症。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很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同时存在跟骨骨刺的情况。
3.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底筋膜会逐渐发生退变,弹性和韧性下降。老年人的足底筋膜不如年轻人那样有良好的弹性,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炎症。例如,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如走路时,足底筋膜的微小损伤难以像年轻人那样快速修复,从而增加了患足底筋膜炎的风险。
4.体重因素
体重过重会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过重的体重会使足底筋膜在站立和行走时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下来容易导致筋膜劳损和炎症。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患足底筋膜炎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例如,一个体重超标的人,其足底筋膜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体重者高出很多,长期处于这种高压力状态下,更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